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打埃尘的意思、打埃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打埃尘的解释

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清 顾禄 《清嘉录·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打埃尘(dǎ āi chén)是汉语方言词汇,主要流行于吴语区(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指彻底清扫居室内的灰尘和杂物,尤指年终或节前的大扫除活动。以下从词义、用法及文化背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打”在此处表“清除、打扫”,“埃尘”指积聚的灰尘或污垢,合指通过清扫去除室内外积尘的行为。该词凸显动作的彻底性,强调对角落、高处等易忽略区域的深度清洁 。

  2. 引申用法

    在方言中常引申为“年终大扫除”,与辞旧迎新的年俗相关。如上海谚语“廿四夜,打埃尘”,指腊月二十四日集中清扫屋舍,寓意驱除晦气、迎接新春 。


二、地域分布与文化内涵

  1. 方言使用范围

    主要见于吴语太湖片(苏沪杭)及部分瓯语区(温州)。《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标注为吴语特征词汇 。

  2. 民俗关联

    传统年俗中,“打埃尘”需择吉日进行,清扫后贴春联、年画以焕新居所。这一习俗承载祈福纳祥的文化心理,反映民间对洁净与秩序的重视 。


三、例句与用法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
  2. 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 《中国民俗志·浙江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年俗章节)。
  4. 钱乃荣《上海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7年。

(注:因词条属方言词汇,学术文献需查阅纸质词典及地方民俗专著,此处暂不提供网络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打埃尘”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习俗的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习俗背景

  1. 时间:通常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将尽时进行,具体日期可能选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或二十七日。
  2. 目的:通过清扫尘秽迎接新年,象征辞旧迎新、驱除晦气。

三、历史文献记载

清代顾禄《清嘉录·打埃尘》提到:“腊将残,择宪书宜埽舍宇日……俗呼打埃尘。”
此处“宪书”指黄历,说明古人会参考历书选择吉日进行清扫。

四、其他语境下的释义

少数资料(如)提到该词可引申为“在世间留下痕迹”或“摆阔气”,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用法。

五、相关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安息香罢咧谤诋奔迸本性贬俗草标儿柴毁骨立产殖朝名市利痴客赤龙子舂塘达尔文杜丽風風雅雅芙蓉府公琴股指后防还魂丹奸逆讦谏借装近安憬彼斤迹肌质蹶张巨美开莅空棘厘局六识露钞雪纂马伎纳木错牉育烹燖青篠箔鼽塞权捷取求扔掉人平三阵烧酒神煞诗礼传家逝魄实权书命随葫芦打汤岁酒陶融腾霜白网开三面五方杂处晓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