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寸脉的意思、寸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寸脉的解释

[cun pulse] 两手寸口脉动的一部分。由桡骨茎突尺侧缘的“关部”至腕关节横纹之间约一寸的脉动处,故名。参见“寸关尺”及“寸口”条

详细解释

寸口。《西游记》第六九回:“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参见“ 寸关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寸脉,又称“寸口脉”,是中医学切诊部位之一,指腕后桡动脉搏动处靠近手腕横纹的一段脉位,具体位于桡骨茎突内侧。其命名源于古代“寸、关、尺”三部九候理论,“寸”表示距离手腕横纹约一寸(同身寸)的位置。该脉象主要反映人体上焦(心肺)及头面部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详细释义与医学意义:

  1. 定位与分部

    寸脉属“寸口三部”(寸、关、尺)之首,位于掌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腕横纹上一寸范围内。传统分为“寸前”(主心肺)、“寸中”(主胸中)等细分区域,但临床多以整体寸部为上焦代表。

  2. 诊断价值

    寸脉的浮沉、迟数、强弱等变化可判断上焦病变。例如:

    • 浮脉:主表证,常见于外感初期;
    • 滑脉:主痰饮、实热,可见于肺热咳嗽;
    • 细弱脉:多提示心肺气虚或血虚。
  3. 典籍依据

    《难经·十八难》载:“三部者,寸关尺也……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 《脉经》进一步明确:“寸脉候阳,主胸以上至头之疾。” 历代医家均强调寸脉对上焦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意义。

  4. 现代应用

    现代中医临床仍以寸脉作为评估心肺功能的核心指标。如寸脉独大可能提示肺气壅盛,寸脉沉涩需警惕心血瘀阻,结合其他脉象可辅助诊断冠心病、哮喘等疾病。

典籍引证

《景岳全书·脉神章》:“寸口者,脉之大会……寸部候上,自胸膈心肺而至头目咽喉也。”

《濒湖脉学》:“寸候胸上,关候膈中,尺候于脐,下至跟踪。”

参考来源:

  1. 《中医诊断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 《脉经》王叔和(晋)
  3. 《中医脉诊临床图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寸脉”是中医脉诊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及关联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寸脉指寸口脉的一部分,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尺侧缘的“关部”至腕横纹之间,约一寸长度的脉动处。该位置是中医脉诊中“寸关尺”三部的组成部分,分别对应不同脏腑的生理状态。

二、脉诊意义

  1. 三部定位:中医诊脉时,以三指按压寸、关、尺三部。寸脉在前(近手腕端),关脉在中,尺脉在后(近肘端)。寸脉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尺脉对应肾与膀胱,关脉则关联肝胆脾胃。
  2. 脉象判断:寸脉的强弱、浮沉等变化可提示病症。例如:
    • 寸脉弱:可能提示心肺气虚或气血不足();
    • 寸脉浮:常见于外感表证(如感冒初期)()。

三、临床应用

中医通过寸脉与其他部位脉象的综合分析进行诊断。例如:

四、注意事项

脉诊需结合整体脉象及患者症状综合判断,单一脉象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若出现异常,建议通过专业中医辨证施治。


如需进一步了解脉诊原理或具体案例,可参考权威中医典籍或医疗机构发布的资料(如、5、7)。

别人正在浏览...

辨彰不避水火不死树钞略成格称寿敕格触民当之有愧谍查斗莽斗升肠恶臭二丽防微杜渐泛函分析浮头儿干老子羔币够味河工合矩魂惊胆颤和熊洊逼奸谲交搭金刚努目靖享祭文骏稳躐跻李郭同舟茅柴酒内寝逆子牌头乒乓骑操青箬清醒白醒丧柩三洲上情上时折秤十日欢守壹霜宪肆筵悚切台站啕气田舍娘通计熟筹通赡万选钱闻风下回分解系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