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切的意思、悚切的详细解释
悚切的解释
忧惧貌。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温甫 独以为常胜之家,气将竭矣,难可深恃,时时与 李君 深语悚切,以警其下。”
词语分解
- 悚的解释 悚 ǒ 害怕,恐惧:毛骨悚然。悚悚。悚栗。悚惧。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 切的解释 切 ē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切 è 密合,贴近:切当(刵 )。切肤(切身)。切己。亲
专业解析
“悚切”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悚”和“切”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融合了这两个字的核心意义,主要用来形容一种因敬畏、恐惧或震惊而产生的深切、急迫的情感状态。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
“悚”的含义:
- 本义指恐惧、害怕。《说文解字》释为:“悚,惧也。” 它表达的是内心受到强烈刺激(如威严、危险、突发事件等)而产生的惊慌、畏惧、不安的情绪。例如,“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恐惧。
- 引申义也包含恭敬、肃然起敬的意思,尤其在面对尊长或崇高事物时产生的敬畏感。例如,“悚听”指恭敬地聆听。
-
“切”的含义:
- 本义指用刀分割,引申为贴近、接近、迫切、深切。
- 在情感表达上,“切”强调情感的深切、真挚、急迫、紧要。例如,“恳切”表示真诚而迫切,“急切”表示紧急迫切,“关切”表示关心深切。
-
“悚切”的合成意义:
- 将“悚”的敬畏、恐惧、震惊与“切”的深切、急迫、真挚结合起来,“悚切”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
- 因敬畏、恐惧或震惊而产生的深切、急迫的情感。
- 这种情感不是表面的、轻微的,而是深入内心、令人感到急迫不安或肃然起敬的强烈感受。
- 它常用于描述:
- 听到令人震惊或悲痛的消息时的反应(如噩耗)。
- 面对崇高、威严事物时产生的强烈敬畏感。
- 对某种危险或严肃事态产生的深切忧虑和紧迫感。
总结释义:
悚切 (sǒng qiè):形容内心因敬畏、恐惧、震惊等情绪而引发的深切、急迫、真挚的情感状态。强调感受的强烈程度和内心的深度触动。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该词典是汉语词汇释义的权威工具书,对“悚切”一词有明确的收录和解释,指出其包含“戒惧;惶恐”以及“恭敬诚恳”的含义(具体释义可参考其相关词条)。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的权威词典,其对“悚”的解释为“害怕;恐惧”,对“切”的解释包含“急切;殷切”等义,为理解“悚切”的复合含义提供了基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古籍用例佐证:该词在古代文献中亦有使用,体现了其历史渊源和语义稳定性。例如,在表达听闻噩耗或面对严肃场合时,常有“不胜悚切”、“悚切之至”等表述,用以传达内心的深切震惊、悲痛或敬畏。来源:历代文献典籍(如奏章、书信、史书等)。
使用示例:
- 听闻恩师病逝的噩耗,弟子们无不感到悚切悲恸。
- 站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一股悚切的敬意油然而生。
- 看到事故现场的惨状,他心中悚切不安,深感生命之脆弱。
网络扩展解释
“悚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使用特点如下:
拼音与释义
- 拼音:sǒng qiē
- 基本解释:形容忧惧的样子,即内心充满忧虑和恐惧感。例如在曾国藩的《母弟温甫哀词》中,用“深语悚切”描述人物因局势严峻而表露出的忧惧神态。
词义解析
-
结构分析:
- “悚”:本义为害怕、恐惧,如“毛骨悚然”。
- “切”:此处为构词成分,原义可指贴近、急切,但在“悚切”中强化了“悚”的紧张感。
-
语境应用:
- 多用于书面语,描述因外部压力或内心不安而产生的深刻忧惧,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
出处与例句
- 文献用例:
清代曾国藩《母弟温甫哀词》:“温甫独以为常胜之家,气将竭矣,难可深恃,时时与李君深语悚切,以警其下。”
(此句通过“悚切”刻画了人物对局势的深切担忧。)
相关词语
- 近义词:悚然、惶悚、危惧
- 成语关联:毛骨悚然、切切私语(均含紧张、不安的语义)
“悚切”强调因忧惧而表现出的严肃状态,属于较为古雅的用词,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可通过经典文献理解其语境。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百辞莫辩百枝蹦躂倡情冶思词目箪壶顶债地支地主制经济东翻西倒多喒反杀冯藉概尚跟房弓兵光宅好转洪洞花榈木黄熟虎痴兼美狡饰汲汲顾影津发惊棹就傅蕨手军分连腮胡灵河孟林笋木碗墓俑袍带丑缥红前哨切入清楚起土曲论岨峿人候瑞香辱贶三马商通设心积虑石芒适志书方疏野为虺弗摧无悰先不先相忍为国相师显猷新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