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带鱼的意思、带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带鱼的解释

[cutlass fish;hairtail;ribbon fish] 鱼,体长,形状像带子,银白色,无鳞,是我国主要食用鱼之一

详细解释

(1).佩带金银饰的鱼形袋,以示官爵和荣誉。《旧唐书·则天6*皇后纪》:“﹝ 垂拱 二年﹞初令都督、刺史并準京官带鱼。”参见“ 鱼袋 ”。

(2).海产鱼的一种。状如带,银白色,无鳞,北方称“刀鱼”。是 黄海 和 东海 出产的主要鱼类之一。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带鱼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带鱼是汉语中特指一类海洋鱼类的专有名词,词性为名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带鱼指“体长侧扁如带、银白色、无鳞的深海鱼类,属鲈形目带鱼科”。其形态特征表现为体长可达1米以上,口大且具锐齿,背鳍与臀鳍呈带状延伸至尾部,尾部细如鞭状,这一特征在《中国动物志》中被描述为“适应深海巡游的典型进化结构”。

从生物分类学角度,《辞海》(第七版)注明带鱼学名为Trichiurus lepturus,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暖水海域,具有昼夜垂直洄游习性,白天栖息于深水层,夜间上浮至中上层捕食小型鱼类和甲壳类。中国渔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东海海域的带鱼年捕捞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印证了《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带鱼是我国最具经济价值的海洋鱼类之一”的论断。

在传统文化层面,《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带鱼”在民间俗称“刀鱼”“裙带鱼”的记载,并指出明代《闽中海错疏》已详述其“形似蒲篾,无鳞而腥”的特点,反映古代先民对海洋生物的认知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带鱼”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形态特征

带鱼(学名:Trichiurus lepturus)是一种海产鱼类,属带鱼科。其体形细长如带,银白色,表面光滑无鳞,体长可达1米以上。头部尖,口裂大,上下颌有尖锐牙齿,为肉食性鱼类。

二、分布与习性

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及全球温带至热带海域。白天栖息于中下水层,夜晚游至表层觅食,具有群居特性。

三、别名与文化意义

四、实用价值

  1. 食用价值
    中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肉质细嫩鲜美,富含蛋白质(18.1g/100g)和脂肪(7.4g/100g),胆固醇含量中等(97mg/100g)。
  2. 药用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可补虚、解毒、止血,常用于病后体虚、产后缺乳及外伤出血等症。鱼鳞外敷可治疮痈。

五、其他特点

如需更全面的生物学分类或具体食疗方,可参考相关专业文献或渔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堵嬖孽长飙赤嵌楼翠勺搭盖大面蹈火探汤颠翻丢番断脰发楞番陈冯媛甘死如饴公共道德钩深极奥袿襡顾役含嗔环保幻茶皇翼缓决环列花县慧火角掎甲状腺旌枻禁烟拘蔽昆体来派两人合穿一条裤子连珠转铃架眉峯迷邦排天盘计凭狐泼胡王乞寒戏曲谢挼曲子若无其事三尺喙三絃纔待设化实利适例天地会铁屑屑威望素着委缀温恤舞台先胜郗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