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戴天的意思、戴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戴天的解释

(1).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北齐书·赵郡王叡传》:“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雪里归舟》:“正是相逢恨少鱼肠剑,羞与仇人共戴天。” 清 周亮工 《得儿书深悯其意作此寄之》诗:“蒙头债子羞无路,洒血寃儿憾戴天。”参见“ 不共戴天 ”。

(2).谓蒙受天恩。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臣等无任乐圣戴天,抃舞懽呼之至,谨具露布以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戴天"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本义与引申义 "戴天"字面指"头顶着天",见于《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立于天地之间",常表示生存于世间的状态。其核心语义强调人与天的空间关系,后衍生出两种特殊用法:

  1. 形容仇恨深重,如成语"不共戴天"出自《礼记·曲礼》"弗与共戴天",指不能共存于世间;
  2. 喻指蒙受天恩,如明代《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二回"戴天履地"的表述。

二、文献用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孔颖达疏解"言若不与舅氏同心,不共戴天",此处"戴天"已具"共存于世"的引申义。清代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则用"戴天履地"强调人的生存责任。

三、当代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戴天"标注为书面语,释义包含:

  1. 共同生活在天下;
  2. 形容势不两立的敌对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整理本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戴天”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用法

  1. 表示深仇大恨(常见于否定或反诘句式)
    如“不共戴天”,指仇恨极深,不能共存于世。这一用法源自《礼记·曲礼上》:“父之讎,弗与共戴天”,强调对仇恨的极度排斥。例如:“两家有不共戴天之仇,世代对立。”

  2. 形容傲慢自大(较少见)
    单独使用时,可表示某人极度嚣张,自视甚高,如“戴天之傲”。但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更多出现在特定文学语境中。


二、其他相关延伸


三、使用注意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例句,可参考《礼记》《北齐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霸持百家姓暴敖避浅不嗄偢采抽税楮帛楚汉辏积错错代拆代行搭醮打散登献顶搭肚里有偻儸凤头履改容易貌赶到古色海筹黄寿丹换妾虎荡羊群袷袄借閲鸡豚社酒会忌羡绝仁弃义居庐军赐俊选科发空辞侉声野气累载离湣律令密迩恼懆挠直为曲庖丁凄哀轻手软脚软驱三生色长山公倒载少常申严拭目以俟诗衢氏姓狮子滚绣球素韵铁掌吴伟孝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