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徘徊,游荡不定貌。《玉篇·彳部》“忀”字下引《楚辞》:“聊逍遥以忀徉。”按,今本《楚辞·离骚》作“相羊”。参见“ 儴2佯 ”、“ 相羊 ”。
“忀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徘徊、游荡不定的样子。以下为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指人在某处来回走动,或心神不宁的状态,带有“游荡不定”的意象。例如《楚辞·离骚》中的“聊逍遥以忀徉”,即用此意(今本写作“相羊”)。
字形与读音
与其他词汇的关系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古籍中,描述人物犹豫、彷徨的状态。例如:
“他独自忀徉于庭院,心事重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来源、5、6。
《忀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为“心情悲伤、忧郁、凄凉”的状态或感觉。
《忀徉》的部首是“心”,表示与情感和心境相关;它的笔画数是7画。
《忀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它表达了一种悲伤忧郁的心态。
《忀徉》的繁体字为「怳徉」。
在古代汉字中,《忀徉》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主要是基于「心」和「徉」两个部分组合而成。
1. 在落寞的黄昏中,他的眼中透露着一种忀徉的神色。
2. 这首歌曲的旋律充满了忀徉的情感。
1. 忀徉心情
2. 忀徉凄凉
3. 忀徉气氛
1. 忧郁
2. 悲伤
3. 心痛
1. 快乐
2. 幸福
3. 欢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