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荒的意思、大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荒的解释

(1) [uncultivated land]∶边远荒凉的地方

北大荒

(2) [famine year;year of bad harvest]∶灾情严重的荒年

详细解释

(1).荒废不治。《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杨倞 注:“大荒,谓都荒废不治也。”

(2).大灾之年。《周礼·地官·大司徒》:“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 郑玄 注:“大荒,大凶年也。”《国语·吴语》:“今 吴 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

(3).荒远的地方;边远地区。《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 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 ,日月所出。”《文选·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 刘逵 注:“大荒,谓海外也。” 宋 范成大 《送洪内翰使虏》诗之二:“峨冠方侍玉舆香,双节飘然照大荒。” 陈去病 《自阳高县抵大同》诗:“云軿飞处射晴光,三 晋 云山接大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荒”一词主要有以下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地理概念
    指边远荒凉的地区,例如“北大荒”即中国东北未开垦的荒原。此义项常见于文献和现代用法中,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描述的“东海之外,大荒之中”。

  2. 灾荒含义
    特指严重的灾年或饥荒,如《周礼·地官》提到“大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郑玄注“大荒,大凶年也”。


二、文献中的延伸含义

  1. 治理失序
    《荀子·强国》中“大荒者亡”,杨倞注解为“都荒废不治”,强调国家治理的荒废状态。

  2. 神话时空观
    在《山海经》中,“大荒”象征超越现实的遥远时空,如“大荒四经”可能关联商代地理记录,代表比“海内”“海外”更古老的时空维度。


三、现代使用示例

若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荀子》《周礼》及《山海经》相关篇章。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大荒一词始于古代中国文学,形容荒凉、未开化的大地。它通常被用来描绘荒凉贫瘠、荒芜无人的地方,缺乏人烟和资源。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荒》由部首“大”和部首“艸”组成。其中,“大”是第一部首,表示事物的尺寸、程度或强度,“艸”代表“草”字。总共有8画。 来源和繁体:《大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海经》。在繁体字中,“大荒”的写法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的汉字写法:在古代,中国人使用的汉字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大荒》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 例句:1. 这片土地曾经是一片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城市之地。 2. 在大荒之地,没有人类的足迹,只有荒凉和孤寂。 组词:大荒地、探索大荒、大荒之中、大荒世界 近义词:大旱、未开化、无人烟 反义词:繁华、富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