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木的意思、常春木的详细解释
常春木的解释
凤首木的别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凤首木高一尺,雕刻鸞凤之状,形似枯槁,毛羽脱落不甚尽,虽严凝之时,置诸高堂大厦之中,而和煦之气如二三月,故别名为常春木,纵烈火焚之,终不燋黑焉。”
词语分解
-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网络扩展解释
“常春木”这一词语包含植物学及文学意象两方面的解释,具体如下:
一、植物学定义
常春木是五加科常春木属的直立灌木,主要特征包括:
- 形态特征:分枝有毛,单叶纸质,叶面光滑无毛,叶背偶有星状毛;果实近球形,直径约3—4毫米,果期为9月至11月。
- 分布与习性:原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生长于海拔1300—1450米的森林中,具有耐寒性。
二、文学与典故中的含义
- 凤首木别名:唐代文献《杜阳杂编》记载,常春木是“凤首木”的别称。其外形雕刻如鸾凤,虽看似枯槁,但置于寒冷环境中仍能散发温暖气息,且耐火不焦。
- 成语象征:引申为比喻品德高尚、意志坚定之人,强调如常绿植物般历经困境仍保持本真。
三、总结
该词既指代特定植物,又承载文化寓意。若需进一步了解植物分类或历史典故细节,可参考《中国植物志》或唐代笔记《杜阳杂编》。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常春木》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意思是指永远保持青春的树木。拆分部首为“木”,笔画为7。这个词语源自中文,并在繁体中文中保留了同样的写法。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词语《常春木》的写法没有变化。以下是一些关于《常春木》的例句:
1. 《常春木》耐寒,四季长青。
2. 这片森林里有很多美丽的《常春木》。
3. 老人家笑称自己是一棵《常春木》,年纪大却永远年轻。
与《常春木》相关的组词有:常春、木耳、木乃伊等。
近义词:常青树、永不凋谢的树木。
反义词:落叶树、四季变化的树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