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初禅的意思、初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初禅的解释

(1).佛教语。色6*界中的初禅天,包括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 隋 江总 《钟铭》:“舟移巨壑,火坏初禪。”

(2).佛教语。四禅定之一。“初禪”的主要特征是“八触”:痒、动、轻、重、冷、暖、涩、滑;“十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九之一。《楞严经》卷九:“清浄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禪。”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九八:“未免初禪怯花影,梦回持偈谢 灵簫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初禅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初禅是佛教术语,指禅定修行中最初成就的禅定境界,具有离欲清净、身心轻安的特征。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与基础释义

“初” 指起始、第一层;“禅”(梵文 Dhyāna)意为静虑、思维修。“初禅” 即禅修中最初证得的定境,需脱离欲界烦恼,达到“离生喜乐”状态。此阶段修行者通过专注一境,初步伏灭贪嗔等粗重烦恼,获得内心的清净与喜悦 。

二、佛学体系中的定位

在四禅八定体系中,初禅具备五支分:

  1. 寻(粗浅的思维专注)
  2. 伺(细微的思维观察)
  3. 喜(脱离欲染的欣悦)
  4. 乐(身心轻安的快感)
  5. 一心(心念持续专注) 此境界已超越欲界散乱,但仍有寻伺活动,需进一步修行至二禅方能舍弃 。如《长阿含经》云:“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三、文化引申与文学应用

在文学语境中,“初禅”常象征超脱尘俗的精神境界。例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以“昨夜西风凋碧树”喻指“初禅天”,形容词境之空灵高远 。唐宋诗词亦多用此典,如苏轼“颓然此五物,初不离禅床”(《和陶拟古九首》),暗含对禅定心性的追慕 。


参考资料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初禅”条
  2. 释印顺《成佛之道》第四章
  3. 《长阿含经·游行经》
  4.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
  5. 《苏轼诗集》卷四十一

网络扩展解释

初禅是佛教禅定修行的基础阶段,属于四禅八定中的第一禅,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基本定义

初禅是修行者脱离欲界烦恼后达到的初步禅定境界,包含色界初禅(对应天界)与出世间初禅(超越轮回的禅修)两种类型。修行者通过专注与冥想,实现“离生喜乐”,即脱离欲望后产生的喜悦与安乐。

二、核心特征

  1. 五禅支

    • 寻(专注目标)
    • 伺(持续观察)
    • 喜(内心欢喜)
    • 乐(身心安乐)
    • 一境性(心念集中)
  2. 身心体验
    通过“八触”(痒、动、冷、暖等身体感受)和“十功德”(空、明、定、智等精神境界)体现禅定效果。

三、对应境界

色界初禅包含三天:

四、修行意义

初禅是脱离欲界、迈向更高禅定的起点,需通过舍离五盖(贪欲、嗔恚等障碍)实现。其核心目标是培养专注力与内在觉知,为后续禅修奠定基础。

如需更完整的佛教经典释义,可参考《楞严经》或南传上座部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闇记拜佛宝籞嗶囉禀从擘张不郎不秀不卖帐昌丰当务大小戴鼎养对过儿母凫骑感欷瑰珉撼膝惠义警劝酒保橘红局蹐旷古两难寮掾楼角娈婉毛刷蒙辜鸣号冥志木索牛心炙藕肠徘回攀援蟛蚏牵顿墙翣挈辞期间曲本曲致缛绣三辰沈详饰身首虏率瘦石兽挺税款顺阴搜奇陶人贴金同室脱离唾绒孝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