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饰身的意思、饰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饰身的解释

犹修身。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书》:“其次者,行有过僻,志有深傲,饰身不由乎礼乐,行己不在乎是非。”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中庸论三》:“盖其曰戒、曰矫、曰择、曰遵,方饰身以求,而未能拟道以参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饰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和语义演变来理解:

  1. 修身之义(古义)
    源自唐代文献,指通过礼乐规范修正自身品行。如皮日休《移元徵君书》提到“饰身不由乎礼乐”,强调修身需遵循礼乐准则。宋代程大昌进一步将“饰身”与道德修养关联,认为需通过戒、矫、择等行为完善自我。

  2. 装饰身体(今义引申)
    现代用法中,词义扩展为通过服饰、饰品等外在装饰彰显身份或追求美观,隐含对虚荣的批判。如查字典解释其为“穿戴装饰品以显示地位或追求时尚”。

  3. 语义辨析

    • 古义侧重内在修养,与“修身”同源,常见于儒学经典。
    • 今义偏向外在修饰,需结合语境判断是否含贬义(如过度追求外表)。

其他补充
唐代诗句“学问非饰身”进一步印证其古义与内在修养相关。需注意,低权威网页(如-6)虽重复古义,但内容混杂防盗器、立冬习俗等无关信息,故未采纳。

网络扩展解释二

饰身的意思

饰身是一个动词,意为给自己的身体增添装饰、打扮或修饰。通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追求美丽、独特或时尚而进行的装扮。

拆分部首和笔画

饰身的部首是⾖ (shǐ),总共有6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饰身”一词源自于汉语。在繁体字中,饰身的写法为「飾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饰身的写法有时也会以「飾體」的形式出现。在骨器时代,人们会用动物的骨骼、贝壳、石块等物体来装饰自己的身体,在那个时期,也可以将这些行为称为饰身。

例句

1. 她喜欢在特殊的场合饰身,穿着华丽的礼服和闪亮的首饰。

2. 女演员们在舞台上精心饰身,以吸引观众的目光。

3. 他用彩色纹身来饰身,展示他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

组词

1. 服饰:指衣着打扮,特指衣服和饰物的组合。

2. 饰品:指佩戴在身上的装饰物品,如项链、手镯等。

3. 装饰:指为了美化外观或增加吸引力而进行的修饰。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打扮、装束、时尚、美化。

反义词:质朴、朴素、不修边幅、散漫。

别人正在浏览...

岸谷帮船别饶风致车庐持循大纛得佛跌目冻疮饿殍飞叉封山风箫封资修甘露寺贵爵过恶鹤头纽花柳丛滑脱回腸活守寡贱累脚影角糭集注醵宴孔约狂宕旷朗枯坐来之不易陆稻录用律坐卖公营私妙择民生涂炭密蓬蓬磨厉以须谟虑暖气蟠木判若黑白劈历签书犬吠取室桑公沙丸世爵十年书势援爽发水骨水火兵虫树空书圃童科五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