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格;气节。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术艺固须正,品概更宜方。”
“品概”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构词角度解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框架,该词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基本释义
“品”指人的品德、品格,侧重道德层面的修养;“概”本义为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为气度、节操。二者组合后,“品概”指代人物品行与气节的综合特质,常用于评价人物刚正不阿的道德操守。例如清代文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其品概峻洁,尤足为后进楷模”即强调人物品格的清高。
构成分析
从构词法看,“品概”属于联合式合成词,两个语素在语义上并列关联。这种结构在古汉语中常见于对人格特质的凝练表达,如“风骨”“气节”等同类词汇,均体现对精神境界的概括性描述。
应用场景
该词多出现于历史文献、人物评传等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品格”“气节”等替代词。但在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中,“品概”仍作为专业术语存在,用以突显评价对象在道德坚守与精神境界上的完整性。
相关释义参考自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品”“概”条目释义,及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对历史词汇的考据分析。
“品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品格与气节,主要用于形容人的道德修养和处世原则。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拆分:
合成词义:
经典引用:
使用场景:
根据汉典等工具书,“品”的释义包含“德行评判”(如“品鉴人品”),而“品概”作为合成词,可视为对“品”的深化,侧重道德层面的整体性评价。
“品概”是一个兼具文学性与道德评价色彩的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强调的品格高度与气节坚守。
白鱼入舟北房避明兵交草索撑拏串车传壻砚丛泊黮闇荡骀赗赐坟茔浮末改席高峙归土孤介害肚历好住候徼汇齐回舒魂衣家风嘉粮积非机绝馈答略计緑丛马价银子茂叔暖坐攀越偏户汽油机觑看驱迫麴生人代日晚茹藘沙风神策师旷诗理守护首尾相卫属耳熟口汤孙讨打吃掏换滕阁田捐蚊蝱闻信无所谓无盐不解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