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pen up]∶开辟
在荒原上开拓出大片农田
(2) [develop]∶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开拓巷道
(1).扩展疆土。《后汉书·虞诩传》:“先帝开拓土宇,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之。”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近岁边臣建开拓之议,皆行嶮侥倖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试之一掷,事成则身蒙其利,不成则陛下任其患,不可听也。” 徐迟 《地质之光》:“ ********* 早就看清楚了,帝国主义要开拓殖民地,需要地质学家当急先锋。”
(2).泛指扩大、扩充。《后汉书·翟酺传》:“ 酺 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 酺 立碑铭于学云。”《旧唐书·王忠嗣传》:“当要害地开拓旧城,或自创制,斥地各数百里。”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足下在太学与天下英俊相讲切,言道理文章者如林,日有所得,以开拓其智识。” 李广田 《<朱自清选集>序》:“年岁大了,经验多了,情感渐渐收敛,理智渐渐开拓,于是心平气和。”
(3).开创。《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北史·崔浩传》:“昔 太祖 道武皇帝 应期受命,开拓洪业,诸所制置,无不循古。” 杨朔 《迎春词》:“他在熟睡着,他的思想却万分清醒地活跃着,正引导着整个地球上的人民炸山辟路,不断开拓着人类历史的春天。”
(4).开发;开垦。《南齐书·州郡志下》:“开拓夷荒,稍成郡县。”《清史稿·食货志一》:“当 顺 康 间,直省大吏以开拓为功,其报垦田总额,多者如 河南 ,至万九千三百六十一顷,少者如 山东 ,百二十顷有奇。” 续范亭 《五百字诗》:“首长都动手,战士一齐忙。有荒勤开拓,无荒重改良。”
(5).开辟。 叶紫 《丰收》三:“新的出路,还是欲靠父子们自己努力地开拓出来。” 田野 《火烧岛》:“但是,对于那慷慨而又从容地在荆棘中开拓着道路的革命者, 火烧岛 也不过只是 火烧岛 而已。”
(6).采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开拓在汉语中的核心含义指开辟扩展,使事物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强调主动创造与进取精神。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指在荒芜或未开发的地域进行开垦建设,如开荒拓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为“开辟;扩展”,如“~边疆”“~市场”。
引申为打破原有局限,扩大事业、视野或学术领域。《汉语大词典》释例强调“拓展疆土”与“开创学术新方向”的双重内涵。
强调通过探索与实践创造新事物,如“科技创新~未来”(《辞海》第七版)。
既可指向具体空间(土地、市场),也可用于抽象概念(思想、文化)。语言学家符淮青指出,“开拓”的宾语范围在近现代汉语中显著扩大,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开拓”原侧重物理空间的开发(如《后汉书》“~山林”),后逐步衍生出精神领域的创新意义。其与近义词“开辟”的差异在于:
参考文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 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发展与词义演变分析. 《语言研究》, 2018(4).
: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 张志毅. 汉语近义词辨析方法论. 《中国语文》, 2015(3).
“开拓”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开辟与扩展
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范围,常用于描述开创新领域或扩大原有规模。例如:“在荒原上开拓农田”“开拓市场”()。
采矿术语
指采掘矿物前修建巷道、竖井等工序的总称,目的是建立运输、通风、排水系统()。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比喻义
可用于抽象概念,如“开拓视野”“开拓心胸”,体现精神或认知层面的扩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专业术语解释,可参考、5、7等来源。
暗色百弊丛生襃述菶萋策檄柴汝官哥常境诚鲠磁北偨池词传词牌调谕断覆钝口拙腮躲清闲独速睹微知著封嵎甘膬高级小学苟随广寒殿过意不去衡石程书化形救火车九鬿开心见诚可信括总兰英掠影胪叙庐帐緑秋冕笏面情木讷寡言霓节逆亲破赚青竹丹枫气俗日圭扫街山坟摄篆兽藁输入疏趾司用太公泉太一数谈笑自若天狱通趣瞳人享客衔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