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时 陈 大夫 夏徵舒 的别名。《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 夏南 ?匪适株林,从 夏南 !” 孔颖达 疏:“ 徵舒 祖字 子夏 ,故为 夏 氏; 徵舒 字 子南 ,以氏配字,谓之 夏南 。”《左传·成公二年》:“ 巫臣 曰:‘是不祥人也,是夭 子蛮 ,杀 御叔 ,杀 灵侯 ,戮 夏南 ,出 孔仪 ,丧 陈国 ,何不祥如是!’” 杜预 注:“﹝ 夏南 ﹞ 夏姬 子 徵舒 。”
“夏南”是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夏征舒的别名,其含义和背景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姓氏与字的结合
夏征舒字“子南”,其祖父字“子夏”,因此以氏(夏)配字(南)得名“夏南”。这一称呼在《诗经·陈风·株林》中被提及:“胡为乎株林?从夏南?”。
历史身份
夏南是陈国司马夏御叔与郑穆公之女夏姬的儿子,因封地在株林,又称“株林夏氏”。
家族关系
夏南幼年丧父,随母夏姬隐居株林。夏姬以美貌闻名,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均有私通,成为陈国丑闻。
弑君事件
公元前599年,夏南因不堪陈灵公当众羞辱其母,愤而弑君,引发陈国内乱。此事被《左传·成公二年》记载,称其“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
夏南的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伦理与政治斗争的交织,其名常作为历史典故出现,如《株林》一诗暗讽陈灵公荒淫,侧面印证了夏南事件的广泛影响。
总结
“夏南”既是姓氏与字的组合称谓,也关联着春秋时期陈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需进一步了解夏姬生平或《株林》诗作,可参考《左传》《诗经》等文献。
夏南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夏天的南方”或“南方的夏天”。它可以形容南方地区在夏季的气候、风景等。
夏南的部首是夊(足),夏的拆分笔画为4画,南的拆分笔画为5画。
夏南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接,夏指的是夏季,南指的是南方。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就表示夏天的南方。
夏南的繁体形式为「夏南」。
在古时候,夏南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夏南并非古代词语,所以无法提供具体的古代写法。
1. 夏南的雨水充沛,绿树成荫,景色美不胜收。
2. 我计划明年夏天去夏南旅游,体验南方独特的夏季风情。
夏南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语,例如:夏南风、夏南风景、夏南地区等。
夏南的近义词有夏季南方、南方夏天。
夏南的反义词是冬北,表示冬天的北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