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伏俟城的意思、伏俟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伏俟城的解释

古城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青海湖 西岸 布哈河 河口附近。 隋 大业 五年于此置 西海郡 。《魏书·吐谷浑传》:“ 伏连筹 死,子 夸吕 立,始自号为可汗。居 伏俟城 ,在 青海 西十五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伏俟城”是古代吐谷浑王国的都城,其名称和地理位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与读音

二、地理位置

三、历史背景

  1. 吐谷浑起源: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时期因兄弟矛盾西迁至青海地区,逐步建立政权。
  2. 建都时间:公元540年,吐谷浑王夸吕称可汗,正式定都伏俟城,成为其政治、经济中心。
  3. 隋代建制:隋大业五年(609年)在此设西海郡,加强中原与西域的交通管理。

四、建筑特点

五、历史作用

附:现状与保护

现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保存较完整,是研究吐谷浑历史与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伏俟城(Fushi Cheng)这个词是汉语词汇,它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 拆分部首和笔画: - 伏(部首:人,笔画:6) - 俟(部首:人,笔画:9) - 城(部首:土,笔画:9) 来源: 伏俟城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国都,也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的初代首都。它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内。 繁体: 伏俟城的繁体写法为「伏俟城」。 古时候汉字写法: 伏俟城的古代汉字写法无法确定,因为这个词汇来源于少数民族鲜卑族的语言,它们没有使用汉字进行书写。 例句: 1. 鲜卑族的首都伏俟城在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2. 伏俟城是北魏王朝的发源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组词: 伏俟城没有常见的组词搭配,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个特定的词汇。 近义词: 伏俟城的近义词是北魏都城。 反义词: 伏俟城的反义词是非伏俟城,也就是指除了伏俟城以外的其他城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