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起请的意思、起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起请的解释

(1).征召;起用。亦指征召、起用的旨意、诏令。 唐 白居易 《重和元少尹》:“南宫起请无消息,朝散何时得入衔?”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朝廷将欲渐去其弊,所以特设举荐之科,明詔既行,起请寻下,有司再议釐革,何以取信於人?”

(2).奏请,上奏。 宋 范仲淹 《奏乞重定战功赏格》:“臣等窃见用兵以来,战阵行赏,逐处起请,所见各异。”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有合行起请事件,谨具画一如左。”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刱比较酒务及收头子牙契等钱,号经制钱,以助军费。 宣和 末, 陈亨伯 宣 起请也。”

(3).起动,烦请。《水浒传》第三九回:“ 晁盖 听罢大惊,便要起请众头领点了人马,下山去打 江州 。”

(4).起身相请。 明 冯梦龙 《梦磊记·钦拿朱勔》:“[生]我又不是犯人,怎么跪你?[丑起请介]这等,请坐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起请”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1. 征召/起用
    指通过官方诏令或旨意选拔、任用人才。例如宋代范仲淹《奏乞重定战功赏格》中提到“逐处起请”,即各地官员奏请调整赏格。

  2. 奏请/上奏
    多用于古代官员向朝廷提出建议或请求。如苏轼《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中“合行起请事件”,即需上奏的政务事项。

  3. 烦请/请求
    表示客气的请求,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第三九回“起请众头领”,意为烦请众人协助。

  4. 起身相请
    指起身邀请的动作,见于明代冯梦龙《梦磊记》中“丑起请介”,即角色起身请对方入座。


补充说明

建议具体理解时参考上下文,或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起请》的意思

《起请》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作为动词短语使用,意思是将某事物或某人请到某个地方或某个位置上。

拆分部首和笔画

《起请》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前者是“走”,后者是“讠”。其中,“走”的拆分部首为“走”,总笔画数为7;“讠”的拆分部首为“讠”,总笔画数为2。

来源和繁体

《起请》一词来源于《汉语大词典》,属于常用词汇。繁体字为「起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词语《起请》的拼音为qǐ qǐng。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可能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与现代汉字书写相似。

例句

1. 他起请了一个著名演讲家来给大家做讲座。

2. 我向校长起请了您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毕业典礼。

组词

起床、请柬、请帖、起飞、请教、请示

近义词

邀请、约请、招待

反义词

拒请、不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