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舂揄的意思、舂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舂揄的解释

(1).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语出《诗·大雅·生民》:“或舂或揄。” 宋 曾巩 《舍弟南原刈稻》诗:“昼务诫遗滞,夜工督舂揄。”

(2).借指舂米的器具。 清 龚自珍 《农宗》:“宅不什一,则不足以容鱼菽之祭,不足以容舂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舂揄"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舂"和"揄"两个动词组合而成,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其本义指古代谷物加工的两个连续步骤:

  1. 舂(chōng):指用杵臼捣去谷物外壳的动作,《说文解字》注:"舂,捣粟也。"
  2. 揄(yú):通"舀",指将舂好的谷物从臼中取出,《毛诗正义》载:"揄,抒臼也。"

该词在汉代郑玄《毛诗笺》中被引申为"共同操持饮食之事",后逐渐演变为描写集体劳作的场景。现代汉语中,由于谷物加工方式改变,该词已退出日常使用,仅在研究古代农事或文献训诂时出现。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列为"古代粮食加工术语",强调其反映先民生活方式的史料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舂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ōng yú,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舂米的过程,即捣米和取米两个步骤:

    • “舂”:将谷物放入臼中捣碎脱壳;
    • “揄”:将捣好的米从臼中取出。
      该词源自《诗经·大雅·生民》中的“或舂或揄”,描述了农耕时代加工粮食的劳作场景。
  2. 引申含义
    后也借指舂米的器具,如清代龚自珍在《农宗》中提到“不足以容舂揄”,即指存放此类工具的场所。

例句补充:
宋代曾巩在《舍弟南原刈稻》中写道“夜工督舂揄”,生动描绘了夜间舂米的劳作场景。该词现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倍还参破嵾峨盗乌大设设打小尖调玉烛帝所抵蹋凤凰在笯丰盛佛甲草拂性感突故官黄毛鞑胡搞会稽灰濛濛降书诘让借胎进就久袴开端看楼可碜吭气口口声声烂手凌兢罗伞驴心狗肺毛发不爽淼茫偏琐飘飘艳艳频次潜溃清凉趣旨饶勇冗芜荣章上寅捎连神墟世途释衔瞬息体育投献罔莫吴绵无置锥地宪节鲜令销靡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