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寅的意思、上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寅的解释

农历每月上旬之寅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又神麴法:以七月上寅日造,不得令鸡狗见及食。”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校猎求初吉,先农卜上寅。” 唐 白居易 《咏家醖十韵》:“井泉王相资重九,麴糵精灵用上寅。”原注:“水用九月九日,麴用七月上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寅"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主要与古代历法和祭祀传统相关。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上寅"指农历每月上旬的寅日。在中国古代干支纪日系统中,"寅"是地支的第三位,代表特定的日子。"上"在此指时间顺序上的前段,即上旬(每月的前十天)。因此,"上寅"特指每月上旬遇到的第一个寅日。例如《礼记·月令》记载的"择元辰",郑玄注曰:"元辰,盖郊后吉亥也。…… 亥即上寅也",意指选择吉日时所指的"亥"日有时等同于"上寅"的概念(具体需结合上下文)。

二、文化内涵与应用

  1. 祭祀吉日:在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上寅"常被视为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吉日。《史记·历书》提到王者易姓受命常需"改正朔,易服色",推算历法起点(如夏正建寅),其中选择特定干支日(如上寅)进行祭祀是重要环节,象征顺应天时。
  2. 历法起点象征:在"三正说"(夏、商、周三种历法)中,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建寅),故"寅"具有开端、起始的象征意义。"上寅"作为每月上旬的寅日,也隐含了周期循环中初始、吉庆的意味。
  3. 农事参考:部分古代文献将"上寅"与农事活动相联系,如《四民月令》等农书可能提及特定上寅日宜进行耕种或祭祀农神(具体需查证相关典籍),反映了干支日对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

三、现代理解与辨析 现代汉语中,"上寅"已非常用词汇,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历法、祭祀制度或文献训诂的学术语境中。需注意其与"寅月"(农历正月)、"寅时"(凌晨3-5点)的区别:"上寅"强调的是具体日期(上旬的寅日),而非月份或时辰。

参考资料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上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多个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上寅”指农历每月上旬的寅日。这里的“上”表示时间顺序(即上旬),而“寅”是中国传统地支中的第三位,对应农历的特定日期。例如,七月上寅日、九月上寅日等,常见于古代历法或农事活动中。

2.历史用例

3.注意事项

资料来源

以上信息综合了《齐民要术》、唐诗等古籍记载(参考、3、6、8),并补充了地支“寅”的权威解释(参考)。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历法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板滞悲愤弊人察考乘机打劫充多愁绪如麻单字盗侠顶柱子东头供奉翻轩焚顶丰强伏卧改任干任钩撢皈投谷神星故阯还往寒官红光满面荤腥火德惊慑经折装沮遏宽免老古董连桥漏脯充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密荫莫不倾动加礼抹摋南箕北斗抛腔髬髵嚭嚭僻时气根气略期稔全民扫眉上囿擅彊沈宋体食饭收园结果踢键儿外昏王霸亡足为人民服务幄席香蛾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