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奉的意思、崇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奉的解释

[believe in (a religion)] 尊敬祀奉

崇奉礼教

详细解释

(1).尊崇,信仰。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翼真检一》:“ 王 既独擅新奇,举世崇奉,遂託云真授,非復先本许见。”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 中宗 朝,御史大夫 裴谈 崇奉释氏。”《老残游记》第九回:“甚则説崇奉他的教,就一切罪孽消灭。”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三》:“ 中国 十三经二十五史,正是酋长祭师们一心崇奉的治国平天下的谱。”

(2).崇拜奉祀。《元典章·刑部三·禁采生祭鬼》:“仍禁止师巫人等,不得似前崇奉妖恠鬼神。”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御制》:“由是神之威灵,赫赫在天……而四方万国,莫不瞻仰而崇奉之。” 清 龚自珍 《同年生祀汉郑司农为韵语以谐之》:“ 郑 功此第一,千秋合崇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崇奉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推崇”与“奉行”双重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尊崇信仰并遵循实行”,特指对思想学说、宗教信仰或道德准则的虔诚态度。该词在构词法上属于联合式结构,“崇”取《说文解字》中“嵬高也”的本义,引申为尊敬推重;“奉”据《玉篇》载“承也”,指承继践行,二字组合形成递进式语义关系。

在具体应用中,崇奉常见于三种语境:其一指宗教实践,如佛教典籍《大智度论》所述“崇奉三宝”;其二用于学术领域,《宋史·道学传》载宋儒“崇奉孔孟之道”;其三涉及社会习俗,如民间对祖先祭祀的恪守传承。与近义词“崇拜”相比,崇奉更强调思想体系与行为准则的系统性遵循,而“信仰”则侧重精神层面的认同,此差异在《汉语近义词词典》中有明确辨析。

现代汉语中该词的典型用例可见于钱钟书《管锥编》:“历代文人崇奉诗教,实为礼法之延伸”,此处凸显文化传统承袭中的主动选择与价值认同。

网络扩展解释

“崇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尊崇并信仰或崇拜,常用于表达对宗教、思想、人物等的虔诚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尊崇与信仰
    指对某种宗教、学说或理念的深切敬仰和追随。例如:“崇奉礼教”表示对传统礼教的推崇。
  2. 崇拜与奉祀
    强调对神明、圣贤等对象的祭祀或仪式性尊崇,如“崇奉祖先”。

二、词源与用法


三、应用场景

  1. 宗教领域
    如“崇奉释氏(佛教)”。
  2. 文化传统
    如对儒家思想、礼教的尊奉。
  3. 人物崇拜
    可指对历史人物或领袖的敬仰,如“崇奉先贤”。

四、近义词与辨析


五、例句参考

  1. 古代士大夫多崇奉儒家学说,将其视为治国之本。
  2. 某些地区至今仍崇奉自然神灵,保留传统祭祀习俗。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或历史用例,可参考《真诰》《元典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腴白直博局抄示虫蚀翠麟诞略滴瓶恩遇燔燎饭厅肥遁凤凰台富家附舟扶助根本智诡互寒燎横死滑滑画作回软肩承讲公事矜贷窘缩举跬矿业拉帮来函稂秕涝朝猫道淼寥蜜源末费潘水汧国傔力前思后想侨士磬石秦智虞愚齐展展任教设策什篇宋女图鉴万贯围子无事哏诬说仙凤相仇遐逖蟹火泄漏析交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