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诚质的意思、诚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诚质的解释

诚实、质朴。《汉书·郊祀志》:“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也。”《隋书·礼仪志一》:“良由天神高远,义须诚质,今从汎祭五帝,理不容文。”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今若非市井之征,则捨其产而唯丁田之问,推以诚质,示以恩惠,严责吏以法,如所陈一社一村之制,递以信相考,安有不得其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诚质”是汉语中由“诚”与“质”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真诚的本质”或“内在的质朴性”。根据《汉语大词典》(第3版),“诚”指真实无伪、信实不欺的状态,而“质”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解释为“未经雕饰的本体,与‘文’相对”,引申为事物最基础的特质。两者结合后,“诚质”可理解为“人与事物未加修饰的真实本性”,常用于描述品性纯朴、言行一致的道德特质。

从文献用例看,《礼记·郊特牲》曾以“其诚质尽于祀”说明祭祀时内心的至诚状态,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也强调“诚质乃人道之基”,将这一概念提升至伦理哲学的高度。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学术性文本或文学创作,指代摒弃虚饰、回归本真的精神追求。

网络扩展解释

“诚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诚实、质朴
    指人内在品性的淳朴与真实,强调言行一致、不虚伪。例如《汉书·郊祀志》提到“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也”,即通过真诚质朴的德行赢得民心。
    《隋书·礼仪志》中“义须诚质”也体现了祭祀时需心怀纯粹质朴的态度。

  2. 真诚质朴的感情
    引申为自然流露的诚挚情感,如唐代柳宗元在《答元饶州论政理书》中主张以“诚质”为治理基础,强调用真诚联结民众。

二、用法与语境

“诚质”融合了“诚信”与“质朴”的双重特质,既可用于形容个人修养,也可指代情感或行为的纯粹性。

别人正在浏览...

哀曼八卦炉抱腰緑卑身贱体脖儿拐补语痴嬾颠队短景逢机遘会抚劳盥盆贵倨浩旷合家欢红色保险箱华甍环伏黄花地丁蝴蝶花虎威江客减膳彻悬挟生菁茅禁执赍擎济险口疮辽丁緑华满弓满破着闷海愁山面弹喷桶瓢箪僄轻琵琶胡语劈头盖脑钱迷心窍潜热钱神契据寝园秋还取快如痴如梦三立逝年使属兽口朔数死而不朽嘶酸昙昙田役滃然先公后私项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