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背靠大海。《战国策·齐策一》:“南有 韩 魏 ,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 秦 ,将无奈我何!”《新唐书·忠义传中·贾循》:“地南负海,北属 长城 ,林埌岑翳,寇所蔽伏。” 明 归有光 《遗王都御史书》:“ 嘉定 负海,去郡治二百里所,往来以潮汐为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者西方数省,外稍负海,而内有险阻之形势。”
(2).借指边远国家,蛮夷之地。《管子·霸言》:“大国小大有谋,彊弱有形。服近而彊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尹知章 注:“谓以蛮夷攻蛮夷。蛮夷负海以为固,故曰负海。”
“负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含义
“负”意为背靠,“海”指大海,合指地理上背靠大海的位置。例如《战国策·齐策一》提到“南有韩魏,负海之国也”,描述国家临海的地理特征。
引申含义
古代常以“负海”代指边远地区或蛮夷之地。如《管子·霸言》中“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将“负海”与国家中心区域对比,强调其边陲属性。
该词现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例如“岳负海涵”形容胸怀宽广如海,或“负海攻负海”讨论古代地缘策略。
提示: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类网站如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负海》是一个成语,由负和海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进行解析。
《负海》的意思是承担着能够把大海装载的事物或责任,形容人的胸怀宏大,能够肩负重任。
《负海》的首字负拆分的部首是贝,共8个笔画;次字海拆分的部首是水,共9个笔画。
《负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一诗中:“人生贵逸乐,爱贫躯画眉。声闻堪负海,险阻惧入星。”这里的“声闻堪负海”指的是才干高超的人能够胜任重大的责任。
繁体字“負海”和简体字意思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负字的变形为负,而海字的变形为海。
他年轻有为,胸怀负海,一定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负重、负伤、负累、负罪、负责任等。
怀才不遇、胸怀大志、志存高远。
庸庸碌碌、心胸狭窄、有限心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