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鼎的意思、崇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鼎的解释

鼎名。古代宝器。一说为 周 时 崇国 之鼎;一说为 春秋 时 鲁国 之鼎,即谗鼎。《礼记·明堂位》:“崇鼎、贯鼎、大璜、封父龟,天子之器也。” 郑玄 注:“ 崇 、 贯 、 封父 皆国名。 文王 伐 崇 。古者伐国,迁其重器。”《左传·昭公三年》《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唐 孔颖达 疏:“ 服虔 云:‘谗鼎,疾谗之鼎,《明堂位》所云崇鼎是也。’一云, 谗 ,地名。 禹 铸九鼎於 甘谗 之地,故曰谗鼎。二者并无案据,其名不可审知。”按,《左传》 杨伯峻 注:“谗鼎本是 鲁 有,《韩非子·説林上》谓 齐 伐 鲁 ,索谗鼎云云,《吕氏春秋·审己篇》《新序·节士篇》皆作岑鼎,不知是此鼎否。”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彼此计乘除,得瓮丧崇鼎。”参阅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左氏传》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崇鼎”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礼器,其具体含义和来源在历史文献中存在不同解释,以下为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说明:

  1. 基本词义
    “崇鼎”特指古代的一种宝鼎,其名称来源有两种主流说法:

    • 一说为周代崇国的鼎器,周文王曾讨伐崇国后将其重器迁走()。
    • 另一说为春秋时期鲁国的谗鼎,因《左传》记载“谗鼎之铭”而得名()。
  2. 历史文献记载

    • 《礼记·明堂位》提到“崇鼎”与贯鼎、大璜等并列,属于天子祭祀或礼仪中使用的器物,郑玄注疏认为“崇”为国名()。
    • 《左传·昭公三年》中,唐代孔颖达在疏文中将“谗鼎”与“崇鼎”关联,但未明确二者是否为同一器物()。
  3. 文化象征意义
    鼎在古代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崇鼎作为天子之器,可能用于重大典礼或体现政治权威。其铸造与迁徙也反映了古代“伐国迁器”的传统()。

提示:关于两种来源的争议,目前尚无考古实物佐证,学界多通过文献互证分析。如需深入研究,可参考《左传》《礼记》原文及汉代郑玄、唐代孔颖达的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鼎(chóng dǐ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崇高尊崇的名声和地位。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山字旁)和鼎(鼎字),其中山表示山峰,鼎表示古代的一种有三个足的大鼎。崇鼎的笔画数为12画。 《崇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尚书·周书·大禹谟》中有一句描述:“民之生曰崇鼎,民之死曰重足。”这里使用了“崇鼎”一词来形容人民生活的祥和繁荣。 在繁体字中,崇鼎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崇鼎”是采用篆书风格,形状稍有不同。具体的写法不同于现代汉字,篆书中崇鼎的形状更加古朴、独特。 以下是对词语“崇鼎”的使用例句: 1. 他拥有了崇鼎的名气和地位。 2. 这家公司具有崇鼎的企业文化和声誉。 与“崇鼎”相关的组词可以有: 1. 崇高(chóng gāo):有崇高的品质或地位。 2. 崇拜(chóng bài):对某人或某事情深深敬仰和尊崇。 与“崇鼎”含义相反的反义词暂无特定词汇与之对应。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瀌瀌别转步快草辫秤量创举处约地皇法纲方块字放僻邪侈法友费用分爨宓妃高显梗咽革异梏拲轨乱汗牛充栋鸿鹄志贾充香谏争如流加人一等镜伏讥诎樛盘就虚避实俊音郡章愦愦拉运隆率龙腾虎踯门目泥蛋朋娅评别披攘迁譌切换清平乐罄宇契纸劝酒取迳柔中纱幮声价百倍圣略双转马司陛俗僧梯度挖年五比丘像教缃绮县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