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饬审的意思、饬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饬审的解释

严加审讯。 清 林则徐 《密拏汉奸札稿》:“其获到之犯,随即讯取供情,一俟本部堂到省,即日解送行辕以凭飭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饬审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饬”和“审”二字构成,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古义及典籍用例分析。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饬(chì)

    • 本义:整顿、整治。《说文解字》释为“致坚也”,引申为严谨、命令。

      例:《周礼·天官·大宰》“饬化八材”,郑玄注:“饬,谓整摄之。”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 引申义:告诫、指令。如“饬令”“申饬”。
  2. 审(shěn)

    • 本义:详究、细察。《说文解字》:“悉也,知审谛也。”

      例:《礼记·中庸》“审问之”,朱熹注:“审,详辨也。”

      来源:《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 引申义:审判、核查。如“审讯”“审计”。

二、复合词“饬审”释义

饬审指通过指令要求进行详细核查或审判,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督查行为,多用于古代公文或司法语境。

典籍用例:

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部》:“倘有疑狱,当即饬审。”

释义:若遇疑难案件,应立即下令重新审理。

来源:《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台湾教育部(链接: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三、语境应用

  1. 司法领域:
    • 指上级官府指令下级重新审理案件,如清代“饬审重案”需逐级呈报。
  2. 行政公文:
    • 用于指令性文书,如“饬审账目”即严令核查财务。

权威参考: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张政烺主编)释“饬”为“上级训示下级”,佐证“饬审”的行政强制性。

来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四、与现代用语的关联

现代汉语中“饬审”已罕用,但词素含义保留于:


综合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台湾教育部(在线版)。
  4. 《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张政烺主编,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饬审”是一个文言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饬审(拼音:chì shěn)指严加审讯,强调上级对案件或犯人的严格审查。该词常见于清代官方文书,例如林则徐在《密拏汉奸札稿》中提及:“其获到之犯,随即讯取供情,一俟本部堂到省,即日解送行辕以凭饬审。”


二、字义分解

  1. 饬(chì)

    • 动词:整顿、命令。如“整饬纪律”“饬令”。
    • 形容词:谨慎。如“谨饬”。
    • 通假字:古同“敕”(皇帝诏令)或“饰”(修饰)。
  2. 审(shěn)

    • 动词:详细审查、审问。如“审稿”“审讯”。
    • 副词:确实、果然。如“审如其言”。

三、用法与语境


四、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綳吊考讯贲育之勇贬素禀假薄宦残杪乘车戴笠池岛炊子楚狱黨籍碑抖风钢肠格西光堂棍儿茶河倾月落弘朗怀慙晦盲否塞灰市假大空兼弱攻昧架屋叠床介特金缕玉衣即如继往开来季月拘摄科扰空被历访灵祇利心马脚米颠谋事在人母线盘错剽蹂披閲破家县令破烂流丢阡塍牵引附会清倌人其外戎藩山肴升平帖瘦怯首尾相卫塑像偷免脱祸险坂翔逸泄气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