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弱攻昧的意思、兼弱攻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弱攻昧的解释

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孔 传:“弱则兼之,闇则攻之,乱则取之,有亡形则侮之,言正义。”《晋书·石勒载记上》:“然后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羣凶可除,王业可图矣。”《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庞统 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 汤 武 之道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兼弱攻昧”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深度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兼并衰弱的国家、攻取政治昏聩的政权,体现了古代政治军事策略中的现实考量。该词最早见于《尚书·仲虺之诰》:“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商朝贤臣仲虺以此劝谏商汤把握时机拓展疆域。

从构词法分析,“兼”指兼并收纳,“弱”代指国力衰微的诸侯国;“攻”意为军事征伐,“昧”引申为统治者昏庸失德的状态,四字组合形成并列关系的动词短语。《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吞并弱小的国家,攻打政治昏暗的政权”,强调行动对象需符合道义标准,并非无差别征伐。

在具体运用中,该成语常与“取乱侮亡”连用,构成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评述此语“虽若假仁借义,然其实皆以为民除害也”,指出其表面虽显强势,实则暗含拯民于水火的正当性考量。王力《古代汉语》特别提示该成语多用于史论语境,现代使用需注意历史语境与现代价值观的差异。

权威典籍中,《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晋国大夫引用此语论证军事行动合理性,印证了该成语在春秋时期的实际运用。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标注为书面语,建议在正式论述中使用以增强表达力度。

网络扩展解释

“兼弱攻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ān ruò gōng mèi,其核心含义是兼并弱小的国家,攻击政治昏昧的政权。以下是详细解释:


语义解析

  1. 字面拆分:

    • 兼弱:兼并弱小的国家或势力(“兼”指兼并,“弱”指弱小)。
    • 攻昧:讨伐昏聩、愚昧的君主或政权(“昧”指昏昧、政治混乱)。
  2. 核心思想: 主张通过兼并弱小和讨伐昏昧的方式扩张势力,体现古代政治中“弱肉强食”的权谋策略。


出处与用法


应用场景

  1. 历史语境:多用于评价春秋战国、三国等乱世中的国家扩张行为。
  2. 现代引申:可类比商业竞争中的兼并弱小微企业、打击管理混乱的对手(但需注意,此为引申义,原义特指政治军事)。

相关成语与对比


权威参考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背景或例句,可查阅《尚书》及《三国演义》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烂半自动宝谕宾会餔糜不虔不蜩残弊蝉机城旦书创定春条储祉眈视洞天圣酒将军贰负二流打瓜匪辟丰饍甘乐干禄高峯跟斗翻公肩轨纳豪叫喉炎壶梁迦梨迦将天就地镜目警闻金界窘厄蝍蛆军革鬎鬁喇者率刻命姓腻语扑卖弃咎取回癯颜柔液乳柱三尺三绝书人书童松枝麈坦迤题衣铜荡脱天漏网无上将军下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