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藩的意思、戎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藩的解释

军府,幕府。 唐 李搏 《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应笑戎藩刀笔吏,至今泥滓曝鱼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藩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戎”与“藩”二字的本义及古代政治军事制度中综合理解:

  1. 《说文解字》释“戎”为“兵也”,本义指兵器或军事活动,后引申为古代对西北部族的统称(如“西戎”)。在历史语境中,“戎”常与边疆防御、军事征伐相关,如《诗经·小雅》中“戎车既安”即指战车。

  2. 原义为篱笆(《说文解字》:“屏也”),后衍生为“屏障”“护卫”之意。汉代起用于分封制度,如“藩国”指诸侯封地,承担守卫王畿之责。唐代“藩镇”更成为军政合一的边疆重镇,如《新唐书·兵志》载“府兵废而藩镇强”。

  3. 戎藩的复合含义

    结合二者,“戎藩”特指承担军事防卫职能的边疆要地或军政机构,尤盛行于唐代。其核心特征包括:

    • 地理属性:多位于帝国边境(如河西、陇右),抵御外族侵扰;
    • 职能属性:集军权、行政权于一体,长官称节度使;
    • 历史演变:中唐后部分戎藩势力膨胀,形成割据(如“河朔三镇”),加剧中央集权衰落。

典型文献例证:

《旧唐书·李晟传》载:“(晟)出镇戎藩,威震西陲”,此处“戎藩”即指其驻守的凤翔节度使辖区,肩负防御吐蕃之责。宋代以降,随着中央集权强化,“戎藩”一词渐少用,但其反映的“以藩屏周”思想贯穿古代边疆治理史。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释“戎”“藩”本义
  2. 《新唐书·兵志》对唐代藩镇制度的记载
  3.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ISBN 9787101055756)分析戎藩军政结构

网络扩展解释

“戎藩”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来源分析:

一、作为成语的解释(多指边疆军事防守)

  1. 基本含义
    由“戎”(军事)和“藩”(边疆)组成,指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守与保护。
  2. 典故起源
    源自《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晋国名将戎藩的故事。他因成功抵御齐国进攻,其名被引申为边疆军事防御的代称。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边疆防卫,也可比喻个人或组织在特定领域的守护。

二、作为普通词语的解释(指军府、幕府)

  1. 词义解析
    指古代军事管理机构或将领的幕府,如唐代李搏诗句“应笑戎藩刀笔吏”中的用法。
  2. 结构分析
    “戎”为半包围结构,“藩”为上下结构,组合后强调军事与行政职能的结合。

三、综合说明

两种解释的差异可能源于历史语境变化: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姑阿翁百幅被百里君扁担星辩佞别棹冰糕比先程序动作捶鈎蠢物摧角大腹便便大孤山打平火繁文抚襟凫鸭复制品官緑佹异怀清坚执矫诞骄华教术激浪鸡鸣起舞旧坊鹫岭急性枯苇栏柜捞铃练明龙篴垆坶僇辱谩妒明亮亮牡菣軯訇破烂流丢钳口吞舌琼报石麟授指思亲所在多有汤元贪酷特质同堂唾盂委羸无针难引线香肉嫌好道恶贤良方正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