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仇首的意思、仇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仇首的解释

即 仇由 。《战国策·西周策》:“昔 智伯 欲伐 厹由 ” 汉 高诱 注:“ 厹由 , 狄 国,或作 仇首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仇首为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需分别解析其本义及组合后的特殊含义。

一、字词拆分释义

  1. 仇(chóu):《说文解字》释为“雠也”,本义指匹配、对答,后引申为仇恨、仇敌。在《诗·周南·关雎》“君子好逑”中,“逑”即“仇”的异体,表匹配之意。
  2. 首(shǒu):《康熙字典》载“首,头也”,象形字,甲骨文作头颅状,引申为起始、首领等义。

二、组合特殊含义 专指朝鲜半岛历史人物“仇首王”(?-230年),系高句丽第8代君主。《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其谥号“次大王”,《三国遗事》作“仇首王”,曾与东汉发生边界冲突。现代学者金富轼在《韩国古代史研究》中考证,该称谓可能源自古代朝鲜语发音的音译。

三、现代使用范畴 该组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仅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汉语大辞典》将其列为历史专名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仇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仇首”即仇由(或写作“厹由”),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狄人小国,位于今山西省阳泉市附近。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如《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昔智伯欲伐厹由”,东汉学者高诱注释时指出“厹由”也可写作“仇首”。

二、历史背景

仇由国因地形险要(四面环山)而长期未被晋国吞并,后智伯以赠钟为计,诱使仇由修路迎钟,最终趁机灭国。这一典故成为古代军事策略的典型例子。

三、词义解析

  1. 仇(chóu):本义为“深切的怨恨”,此处作专有名词音译。
  2. 首(shǒu):原指“头”或“领袖”,此处为音译用字,无实际含义。

四、文学引用

明代诗词中曾出现该词,如《血函》一诗:“血函模糊截仇首,半腕刳作玻璃杯”,借历史典故增强画面感。

五、注意事项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战国策》相关篇章及高诱注本。

别人正在浏览...

鹌鹑懊恼弼辅才谋潮白池鹭瘳愈催生婆褡裢道魁彫废东岗子东齐吨浬儿女丑忿兵感疢构患灌夫駡坐鹤林友画叉回口护脚建安骨进率祭坛激枭集腋为裘絶世苛敛恐怯练句留幕鸾交凤俦马架椅敏给蓦生摸写嫩风欧杖喷水池秋科上盗声技神迁射蝨摄斋士卒枢精说人家斯文人笋衣违乡负俗委知温熟戊己芝舞判显身效率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