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落的意思、藩落的详细解释
藩落的解释
(1).篱落,篱笆。《周礼·夏官·掌固》“用其材器” 汉 郑玄 注:“民之材器,其所用堑筑及为藩落。”
(2).比喻边防。《宋书·何承天传论》:“ 周 汉 二策,在 宋 顿亡,遂使胡马横行,曾无藩落之固,使士民跼苍天,蹐厚地,繫虏俘囚,而无所控告。”
(3).犹藩邦。藩,通“ 番 ”。《旧唐书·裴行俭传》:“ 仪凤 四年,十姓可汗 阿史那匐延都支 及 李遮匐 扇动藩落,侵逼 安西 ,连和 吐蕃 ,议者欲发兵讨之。”参见“ 藩邦 ”。
词语分解
- 藩的解释 藩 ā 篱笆:藩篱。 屏障,保卫:藩翰(喻保卫国家的重臣)。 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削藩。称藩(自称属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落的解释 落 ò 掉下来,往下降:降落。落下。零落(.叶子脱落,如“草木落落”;.衰败,如“一片落落景象”;.稀疏,如“枪声落落”)。脱落。落叶。落泪。落潮。落英。落日。落体。落座。陨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
专业解析
藩落,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
本义:篱笆;屏障
- 指用竹、木、枝条等编成的,围绕在房屋、场地等周围的遮蔽物,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
- 例如:《周礼·地官·封人》中“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 郑玄 注:“社稷壝,谓坛及堳埒也。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之田祖。所宜木,谓若松、柏、栗也。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之野,以别方面。” 贾公彦 疏:“谓于中门之外,设社稷之坛,又于坛之四面为四门之壝,各依方色。壝谓壝土为之,以为藩落。”(此段虽未直接出现“藩落”,但郑玄注和贾公彦疏解释了“壝”即是用土堆成的矮墙,其作用类似于藩落,作为屏障。《汉语大词典》也明确将“藩落”释义为“篱落,篱笆”。
-
引申义:边防;屏障(多指军事上的)
- 由具体的篱笆屏障引申指国家或地区的边防设施、军事据点或起防御作用的地域。常指边疆的营垒、堡垒或具有战略防御意义的地区。
- 例如:《汉书·匈奴传下》记载郎中 侯应 在论述不可撤除边塞的理由时说:“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彊则骄逆,天性然也。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二也。中国有礼义之教、刑罚之诛,愚民犹尚犯禁,又况单于,能必其众不犯约哉!三也。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绝臣下之觊欲也。设塞徼,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旧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绝。今罢乘塞,则生嫚易分争之渐,五也。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六也。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七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八也。起塞以来百有馀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塞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复,九也。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 其中提到的“障塞”、“亭隧”、“外城”等共同构成了汉朝北部的“藩落”。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解释相关概念时,也指出“藩落”可指边疆的营垒。
“藩落”一词的核心意义在于“屏障”。其本义指具体的、有形的屏障(篱笆),后引申指抽象的、无形的屏障,尤其指国家在边疆地区设置的用于防御外敌的军事设施和战略地带,即边防。这个词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边界安全和防御体系的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藩落”是一个多义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篱笆
指用竹木等材料编成的围栏,用于分隔区域。
文献例证:汉代郑玄注《周礼·夏官·掌固》提到“民之材器,其所用堑筑及为藩落”,说明其原始含义与建筑相关。
-
边防
比喻国家边疆的防御体系,强调军事屏障作用。
历史背景:《宋书·何承天传论》批评南朝宋边防薄弱时,用“曾无藩落之固”形容胡马入侵的危机。
-
藩邦(边疆或外族政权)
“藩”通“番”,指古代附属国或边疆少数民族政权。
用例:《旧唐书·裴行俭传》记载“扇动藩落”描述边疆部落叛乱。
二、语义演变
- 从具象到抽象:由具体“篱笆”引申为抽象的“边防”,再扩展至政治地理概念的“藩邦”。
- 文化关联:体现了古代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治理观念,如“藩屏中原”的防御思想。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如需引用,建议标注具体语境以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谤駡爆灯花暴起豹钱宝帚卑隐变把戏蚕礼长髻禅家潮水乘车趁心像意池门刺邪里怱速打击恶垜孤芳龟从豪酌衡门深巷化境怙富混淆黑白婚族夥伴惑谬惑荧角试嘉穗荆鸡京油子妓妾集校掬壤廉制轮索雒书牡钥弄法劈棱简贫寠痊复全局神媪生结殊性碳化物庭辩頽泣推让涂林微践帷幄无褐五图无相无作夏条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