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藩落的意思、藩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藩落的解釋

(1).籬落,籬笆。《周禮·夏官·掌固》“用其材器” 漢 鄭玄 注:“民之材器,其所用塹築及為藩落。”

(2).比喻邊防。《宋書·何承天傳論》:“ 周 漢 二策,在 宋 頓亡,遂使胡馬橫行,曾無藩落之固,使士民跼蒼天,蹐厚地,繫虜俘囚,而無所控告。”

(3).猶藩邦。藩,通“ 番 ”。《舊唐書·裴行儉傳》:“ 儀鳳 四年,十姓可汗 阿史那匐延都支 及 李遮匐 扇動藩落,侵逼 安西 ,連和 吐蕃 ,議者欲發兵讨之。”參見“ 藩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藩落”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籬笆
    指用竹木等材料編成的圍欄,用于分隔區域。
    文獻例證:漢代鄭玄注《周禮·夏官·掌固》提到“民之材器,其所用塹築及為藩落”,說明其原始含義與建築相關。

  2. 邊防
    比喻國家邊疆的防禦體系,強調軍事屏障作用。
    曆史背景:《宋書·何承天傳論》批評南朝宋邊防薄弱時,用“曾無藩落之固”形容胡馬入侵的危機。

  3. 藩邦(邊疆或外族政權)
    “藩”通“番”,指古代附屬國或邊疆少數民族政權。
    用例:《舊唐書·裴行儉傳》記載“扇動藩落”描述邊疆部落叛亂。

二、語義演變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研究。如需引用,建議标注具體語境以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藩落(fān luò)在漢語中是一個不常見的詞彙,意思是指封建社會中官員的地位下降或失去官職。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藩”和“落”兩個部分。 “藩”字由“艹”和“番”兩個部首組成,部首“艹”表示與植物相關的意思,而部首“番”則表示與異域相關的意思。 “落”字由“艹”和“洛”兩個部首組成,部首“洛”表示與水相關的意思。 根據曆史記錄,藩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封建王朝中,皇帝會封一些地方官員為藩王,稱之為“藩”。然而,如果藩王失去了君主的信任或犯了錯,就會被罷免官職,地位下降,這種情況叫做“藩落”。 在繁體字中,“藩落”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體或差異。但在現代漢字标準化之後,“藩落”的寫法已經統一。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因犯了嚴重的錯誤而藩落了,失去了原本的官職。” 與“藩落”相關的其他詞彙包括“藩王”、“削藩”等。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官員地位下降”、“官職罷免”作為替代詞。反義詞可以是“晉升”、“升官”等表示官員地位提升的詞彙。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