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藩库的意思、藩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藩库的解释

[government repository] 清代布政司所属的粮钱储库

在藩库畀银百万两,委广州府余送交 义律。——《三元里抗英》

详细解释

即省库。 清 代布政司所属储钱谷的仓库。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古铜器》:“ 临淄 人得铜器数百枚……白诸官,悉取入藩库。”《红楼梦》第九九回:“藩库俸银尚早,该打发京里取去。”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令天下银号报明资本,皆存现银于户部及各省藩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藩库是清代地方财政的核心管理机构,专指各省布政使司(俗称“藩司”)所管辖的官库。其详细含义与职能如下:

  1. 定义与性质

    藩库是清代省级政府存储、管理地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官方银库。它并非独立的仓库,而是布政使司衙门财政职能的体现,代表省级财政的收支系统。所有省内征收的地丁银、漕粮折银、盐课、关税等正项钱粮,以及中央下拨的款项,均需解交藩库统一管理。

  2. 管理机构

    藩库直接隶属于布政使(简称藩台)。布政使作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总督之下)兼首席财政官,负责全省钱粮的征收、保管、调拨与奏销(即向中央户部报告收支情况)。藩库的日常运作由布政使委派的库大使等属官具体负责。

  3. 核心职能

    • 收纳:接收省内各府州县解送的地丁钱粮、各项税银。
    • 保管:安全存储库银,建立严格的账簿登记和盘查制度。
    • 支放:负责全省官员俸禄、兵饷、驿站经费、科举费用、赈灾款项等一切合法财政支出的发放。
    • 协拨:根据中央命令或邻省请求,调拨库银(称为“协饷”)支援他省或国家重大项目。
    • 奏销:按年度(后改为按季)编制详尽的收支报告(奏销册),上报户部审核。
  4. 历史演变与重要性

    藩库制度是清代中央集权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统收统支”的管理原则。它确保了国家赋税的有效集中和地方行政运转的资金供给。随着晚清财政困难加剧,地方督抚权力扩大,部分款项(如厘金)有时会存入非藩库系统的“外销”银库,藩库的地位有所削弱,但直至清末仍是省级财政的主干。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藩库”是清代特有的财政管理机构,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藩库是清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直接管辖的省级财政仓库,主要用于存储地方征收的田赋、税银等钱粮。其名称中的“藩”指代省级行政单位,源自古代诸侯封地的概念。

二、历史职能

  1. 核心职责:集中管理全省赋税收入,承担地方财政收支、军饷拨发等事务。
  2. 管理机制:由布政使(俗称藩台)直接掌管,与中央户部对接,《红楼梦》第九九回曾提及藩库俸银的调拨流程。

三、文献记载 • 《儒林外史》第三回详细描写了考生缴纳科举费用的藩库操作流程 • 《三元里抗英》记载了鸦片战争期间从藩库调拨百万两白银的史实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提议将民间银号资本存入藩库

四、历史沿革 随着清末新政实施,1906年布政司被裁撤,藩库逐步改制为现代银行体系。该机构在清史研究中常作为观察地方财政运作的重要切入点。

别人正在浏览...

哀识便宜事冰栗庇依驳阻馋痨痞尘市除荡赐假瘁景撮拥大边大男单丝不线倒过儿顿军犯鳞负侯绀发赶上灌渎官阁豪纤恒俗鸿泥雪爪缓缓换算表划粥割齑搅脑汁焦皂嶻嶭吉莫禁用金玉羁事九经踡屈剧辞局局疗饥草莅临六龙里宰芒粟昴灵没戏谬盭劈拉扑克牌湆沞日午丧尽天良舒释输作蜤螽同笔研王会图乡迩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