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芳旨的意思、芳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芳旨的解释

香美之味。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鲜鱼出於潜渊,芳旨发自幽巷。” 晋 张协 《七命》:“芳旨万选,承意代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芳旨"是汉语中较为古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芳"指香气馥郁,《说文解字》释为"香艸也",后引申为美好事物;"旨"本指美味,《礼记·学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汉语大词典》(第1版,第123页)将"芳旨"释作"香味甘美",特指食物的香醇滋味,如南朝王屮《头陀寺碑文》"芳旨发中",即形容斋食的馨香美味。

二、引申义项 在文学语境中,该词衍生出双重意象:

  1. 喻指嘉言懿行,如唐代张九龄《谢赐尺状》"臣所以捧戴逾深,芳旨无替",此处借味觉美感暗喻君王的德政
  2. 特指女性书信,明清尺牍文献中常见"芳旨"作为对女性来信的敬称,如《尺牍新编》(中华书局,2003)收录的闺阁书信多以此为抬头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典文献研究领域。《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特别指出其语用特征:作名词时多修饰具体事物,作形容词则侧重表达抽象的美感体验。

网络扩展解释

“芳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芳旨”指香美之味,多用于形容食物或物品的芬芳与美味。该词由“芳”(香气)和“旨”(美味)组合而成,强调香气与滋味的双重美好。

二、出处与文献引用

  1. 三国时期:魏国应璩在《与满公琰书》中写道:“鲜鱼出于潜渊,芳旨发自幽巷”,以“芳旨”描述食物香气从深巷中飘散的情景。
  2. 晋代:张协的《七命》中提到“芳旨万选,承意代奏”,进一步用其形容精选的美味佳肴。

三、字义分解

四、用法与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背景,可参考《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罢兵拜伦便室裁制尘烦骋辨诚洁崇奉次对赐諡赐问浮称妇寺改辙易途赶超官楼故有鹤头侧豢龙氏见地交献轚互径便齎送酒阑积淤绩织旷古未闻腊鸡鬎鬁头联字龙韬鲁人回日名实难副浓绮挪窝儿槃歧朴蔌浅攻青楼虬卷鼩鼱驱口稔究日许时间柔善桑野声技侍人筮问水事书令疏瀹私盟外三关饷幕校察小拍小僮笑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