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患于未然的意思、防患于未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患于未然的解释

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语本《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非止排难於变切,亦将防患於未然。”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成衣匠》:“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亦作“ 防患于未然 ”。 王西彦 《夜宴》五:“昨天省里就来了密令,叫注意这个问题,说为了防患于未然。”亦省作“ 防患未然 ”。《明史·于谦传》:“中原多流民,设遇岁荒,啸聚可虞。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飭,防患未然。”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最可笑的是他们对于已经错定的,无可如何,毫无改革之意,只在防患未然,不许‘新错’,而又保护‘旧错’,这岂不可笑。”


见“ 防患於未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祸患尚未形成时预先采取防范措施。该词由"防患"和"未然"两部分构成:"防患"意为防止灾祸,"未然"指事情尚未发生,合指在潜在危险萌芽阶段就加以消除。

从构词结构看,该成语属于偏正短语,前两字"防患"是核心动作,后三字"于未然"通过介词"于"引出时间范围,强调预防的时效性。这种结构在古汉语中常见,如《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即为其早期表述形式。

现代汉语应用中,该成语常用于公共安全、金融风险、健康管理等场景。例如中国应急管理部在《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中明确要求"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延伸(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官网政策文件)。在语言学规范方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标注为中性成语,适用书面语和口语场景。

从语义演变考察,《汉书·霍光传》"曲突徙薪"典故已蕴含类似思想,而明代李渔《闲情偶寄》更明确使用"防患于未然"的表述,显示该成语在历史流变中逐渐定型为现代通用形式。

网络扩展解释

“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在灾祸或问题尚未发生前,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下是具体解析:


1. 字面拆解与结构


2. 深层含义


3. 近义词辨析


4. 实际应用示例


5. 反义与警示


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智慧,至今仍是指导实践的重要原则。

别人正在浏览...

便儇笔资卜年步挽车词品翠尊错立代室打哨雕勦豆瓣丰祉佛郁狗后过差寒樽横床鸿厖回答贿免翬翟甲楯讲筵焦煤笳吟京白辑宁疾霆酒龄寄委绝无仅有巨防举正空队碌碡霶润骈殒浅僞青士祈赛圈点三尺法升阶身量神怡心旷殊级说言庶职寺人四月梵绥边田歌田圻体骸同例通语下等宵晨霞帐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