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予的意思、大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予的解释

乐名。《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三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大予》协乐,上庠肆教。” 刘良 注:“《大予》,乐名。”《宋书·臧质传》:“自恣丑薄,罔知涯涘,干謁陈闻,曾无纪极,请乐穷《大予》之英,求器尽官府之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予"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乐官制度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大予(dà yǔ)

指古代掌管宫廷雅乐(用于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的音乐)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即大予乐的简称。

字义分解:


二、历史渊源与典籍依据

  1. 《后汉书·百官志》记载: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设立“大予乐令”一职,隶属太常寺,负责宫廷雅乐演奏与礼仪教化。其职能包括制定乐章、管理乐工、主持祭祀乐舞等。

    来源:《后汉书·卷三十五·百官志二》

    (原文:“大予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

  2. 《康熙字典》引《释名》释义:

    “予”字在古汉语中可假借为“乐”,故“大予”即“大乐”,象征国家最高等级的礼乐制度。


三、现代汉语中的消亡

“大予”作为独立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仅见于研究古代职官、礼乐制度的文献中。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不可与现代词汇混淆。


参考文献

  1.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张政烺主编)
  4. 《释名疏证补》(清代王先谦撰)

(注:因“大予”属生僻古语词,未收录于在线通用词典,故引用来源以权威古籍及专业辞书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大予”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官职和现代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具体如下:

一、历史官职与乐名(主要含义)

  1. 起源与职能
    “大予”最初为乐名,西汉称《大乐》,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改称《大予乐》,并设“大予乐令”一职,隶属太常寺,秩六百石。其职责包括掌管宫廷音乐、祭祀奏乐及宴会用乐次序,是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官职。

  2. 文献依据
    《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改大乐为大予乐”,《宋书》中也提到“请乐穷《大予》之英”,均印证其作为礼乐体系的核心地位。

二、现代引申义(成语用法)

  1. 基本含义
    现代汉语中,“大予”可作成语使用,意为“慷慨给予、大量施予”,强调无私且丰厚的馈赠行为。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组织在物质、精神层面的慷慨援助,例如:“他大予相助,解了燃眉之急。”

三、补充说明

如需查阅完整文献或不同语境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宋书》等古籍,或现代词典中的成语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饶白渖巴拉半板擦儿抱学竝舍沧州酒尺纸厨俊丹毫擣毁额楼繁体皋落共需汩陈国际妇女节过门不入雇直哈啰酣红寒怯烘帘闳休黄爵蒋经国脚劲京报人居民点军田麇至沓来居丧开察款兵澜漫龙仔落籍名次能寒疲于供命嫶妍青生色气丧权行瑞霭烧瓶深井硕果属想帑庾涂改王粲登楼玩时愒日翫物为生微行微员相板小讳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