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渎山的意思、渎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渎山的解释

岷山 的古称。在今 四川省 北部。《史记·封禅书》:“自 华 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 华山 …… 瀆山 。 瀆山 , 蜀 之 汶山 。” 司马贞 索隐:“《地理志》 蜀郡 湔氐道 , 湣山 在西。 郭璞 注云:‘山在 汶阳郡 广阳县 ,一名 瀆山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渎山(dú shā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含义的词汇,其核心释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渎山指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座山名,具体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该山在古代水利工程和地理记载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成都平原西部岷江流域的关键地理标识之一。其名称中的“渎”字,古义指独流入海的江河(如“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暗示此山与岷江水系密切相关。

  2. 历史文献依据

    渎山最早见于《史记·河渠书》,司马迁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又凿渎山以导江。”此处“渎山”即李冰主持都江堰工程时开凿的山体,印证其作为秦代水利工程的关键地标。此记载被后世地理志书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反复引用,成为考据渎山位置的核心依据(来源:《史记》卷二十九)。

  3. 地理对应与现代名称

    据清代《读史方舆纪要》及现代地方志研究,渎山即今都江堰市西北的玉垒山。该山位于岷江出山口东侧,山体由砾岩构成,李冰曾在此开凿“宝瓶口”分流江水,奠定都江堰工程基础。玉垒山现存“斗犀台”“禹王宫”等遗迹,均与古代治水传说相关(来源:《灌县志·山川志》,1991年版)。

  4. 名称演变与文化意义

    唐代后,“渎山”之名逐渐被“玉垒山”取代。杜甫《登楼》诗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即指此山,反映其名称的文人雅化过程。但“渎山”作为历史专名,仍保留于水利史、地方史文献中,象征中国古代治水智慧的地理载体(来源:《杜诗详注》卷十三)。

渎山是兼具历史水利价值与地理标识意义的古山名,其释义需结合古代文献、水利工程及地名演变综合考据,核心指向今都江堰玉垒山及关联的都江堰文化遗产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渎山”一词有两种不同维度的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区分:

一、地理名称(历史文献记载) 指岷山的古称,位于今四川省北部。

二、现代引申含义(需谨慎考据) 部分现代词典解释为“对名山大川不敬、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由“渎”(不敬)与“山”组合构成成语。
但需注意:此释义缺乏明确古籍出处,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衍生解读,建议结合具体上下文使用。

建议:若涉及历史、地理研究,优先采用“岷山古称”释义;若用于文学或环保语境,需明确标注其现代引申义的特殊性。

别人正在浏览...

阿门诗才具参数忏摩成熟蛏子衬裤貙娄打标道会笃棐楯楹黩札发凡起例夫娘刚忌甘之如荠耕织图根问功牌光施鬼炊癸期鼓凸涵亮何堪圜陈黄菌惠施虎子蠒素静字寖露金錽开身揽胜图连交灵官流御坯璞僻野铺放潜韬请嘱桡词扫殿僧坊召伯棠沈宴泰清陶汰通要剸治頽风挖方雾海雾廓霞际箱牛宵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