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举的意思、同举的详细解释
同举的解释
(1).一同举荐。《后汉书·孔融传》:“ 卓 乃讽三府同举 融 为 北海 相。”
(2).一同举事。多指军事行动。《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 俭 坚守, 钦 在外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毌丘俭 文钦 等表曰:“ 懿 欲讨灭二虏以安宇内,始分军粮,克时同举。”《南史·萧颖胄传》:“是时或云 山阳 谋杀 颖胄 ,以 荆州 同举。”《三国演义》第一回:“ 飞 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
词语分解
- 同的解释 同 ó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
- 举的解释 举 (舉) 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
网络扩展解释
“同举”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1.一同举荐
- 释义:指共同推荐或推举某人担任职务或参与某事。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例如《后汉书·孔融传》提到“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多人共同支持某一人选或方案,如“同举代表”。
2.一同举事
- 释义:多指共同发起军事行动或重大事件。例如《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中记载“克时同举”,即约定时间共同起兵()。
- 语境扩展:现代也可用于形容协同完成某项重要任务,如“多方同举,共克难关”。
补充说明:
- 拼音:tóng jǔ()。
- 近义词:共推、协举(指举荐);共谋、合谋(指举事)。
- 注意:现代使用中,“同举”更多出现在书面或历史语境,日常口语较少使用。若用于现代场景,需结合上下文明确具体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举
同举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口”和“木”,其中“口”是上面的部首,表示口音或者说话的声音,而“木”是下面的部首,表示树木或者木头。
同举的笔画数目为五画,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字形。
同举的来源比较复杂,有几种说法。据说在古代,人们用木制的乐器来表示和谐的声音,也就是同声音。因此,同举也可以表示人们一起举起乐器的场景。
同举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笔画的顺序或者结构有所不同。
在古时候,同举的汉字写法也有所不同。在《说文解字》中,同举的写法为:“举:携举乐器也。”这个解释与前面提到的古代音乐场景相符。
以下是同举的一些例句:
- 他们同举起木制横笛,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 在庆祝活动中,大家纷纷同举国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同举的一些相关词语包括:
- 协同:一同合作,共同努力的意思。
- 同声同气:指多人在思想、行动上一致、呼吸一致。
- 同心协力:指多方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同举的反义词可以有:
- 异举:指不同或相反的举动。
- 异心:指心思或目标不一样,有分歧。
简而言之,同举是一个表示多人一起举起乐器或者共同努力的词语,常用于形容和谐或者团结的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