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项没齿的意思、槁项没齿的详细解释
槁项没齿的解释
颈枯齿落。年老貌。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是时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项没齿,冀得当於一试。”
词语分解
- 槁项的解释 亦作“槀项”。羸瘦貌。 明 高启 《<娄江吟稿>序》:“有肯槁项老死於布褐藜藿者哉?” 清 钱谦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诗之四:“入国下车三叹息,有人槁项在菰芦。” 章炳麟 《訄书·学隐》
- 没齿的解释 一辈子;终身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详细解释.终身。《论语·宪问》:“夺 伯氏 駢邑 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汉书·萧望之传》:“下走将归 延陵 之皋,修农圃之畴,畜鸡种黍,竢见二子,
网络扩展解释
“槁项没齿”是一个形容人年老体态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析:
“槁项”指干枯的脖子(“槁”意为枯槁,“项”指颈后部);“没齿”即牙齿脱落。合起来形容人年老时颈项瘦削、牙齿掉落的样貌。
二、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
出自清代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豪儁之士,槁项没齿,冀得当于一试。”。
- 语法功能:
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老年人,属中性词,结构为联合式成语。
三、延伸说明
- 语境示例: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强调因年迈而形貌衰颓的状态,如“他虽槁项没齿,仍心怀壮志”。
- 注意点:
部分资料(如)提到“精神矍铄”的释义,但此说法与主流解释相悖,建议以权威来源的“年老貌”为准。
四、相关成语
- 近义表达:
“鹤发鸡皮”“老态龙钟”均侧重外貌衰老,但“槁项没齿”更具体化到颈、齿的形态。
该成语通过身体特征刻画衰老,常见于古典文献,使用时需注意其客观描述性,避免与精神状态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槁项没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年老体衰,精神不振,能力衰退。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槁项没齿这个词由木(部首)和口 (笔画)构成。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太史公自序》。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为槁項沒齒。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康熙字典》记载的写法为槁項枚齒。这个成语可以用在以下例句中: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头还很好,完全不像槁项没齿的人。槁项没齿可以与衰颓、力不从心等词语搭配使用。它的反义词是精神焕发,意思是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