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棰的意思、棒棰的详细解释
棒棰的解释
(1).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説声未了,早跑出四五个鸦头,手里都拿着门閂棒棰,打将出来。”
(2).方言。指人参。《东北人民抗日歌谣·早把鬼子打回东洋去》:“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 大群 《小矿工》:“我听说他在二十岁那年,一怒把蒙奸住的蒙古包,给纵火烧掉了,跑到山里挖‘棒棰’,后来就参加了抗 日 。”
词语分解
- 棒的解释 棒 à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棒。身体棒。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棰的解释 棰 í 短木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用棍子打,杖刑:“笞棰暴国,齐一天下”。 鞭子,鞭打:“士以马棰击亭长”。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棒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1.本义
指捶打衣物用的木棒,通常用于洗衣时敲打衣物以去除污渍。这一用法在传统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到的“门闩棒棰”即为此类工具。
2.方言含义
在东北等地方言中,可代指人参。例如民间歌谣中“挖棒棰”即指采挖人参(如:“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
3.比喻义(口语化)
形容某人在某领域一窍不通或性格愚钝,类似“外行”“呆板”的贬义表达。例如:“他在编程方面是个棒棰。”
补充说明
- 文学引用:部分文学作品中通过“棒棰”体现民俗或人物性格,如《小矿工》中“挖棒棰”既指人参,也暗含对人物行动的描写。
- 语言演变:其比喻义可能源于“木棒”的直硬、不灵活特性,引申为思维或能力的僵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文学实例,可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棒棰》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打、敲打、棍子等。它的部首和笔画拆分分别为木和森,其中木是指“木头”部首,森是指“森林”部首。《棒棰》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象形文字,它形容了一根木头用来打击或敲打的情景。
《棒棰》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古代汉字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变化,但是《棒棰》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棒棰》的例句:
1. 他用棒棰敲打门板,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响。
2. 这位教练手里拿着一根粗壮的棒棰,指引学生进行训练。
3. 在古代,棒棰常常被用来进行惩罚或示威。
一些与《棒棰》相关的组词包括:棒状、棰槌、棒球、木棒等。近义词可以是打击、击打、敲击等词语。而反义词则可以是保护、护卫、安抚等词语。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