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绶草的意思、绶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绶草的解释

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开花,花小,白而带紫红色,可供观赏。根茎可入药,能滋阴益气、凉血解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绶草是一种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的兰科植物,其名称与形态特征、文化寓意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名称由来

“绶草”得名于其独特的花序形态。古代“绶”指系官印或佩玉的丝带,而该植物的花序细长、呈螺旋状扭转排列,形似绶带。这一特征也使其被称为“盘龙参”“扭扭兰”等别名。

二、形态特征

  1. 植株结构
    属兰科绶草属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茎短,基部簇生2-5枚宽线形叶片。
  2. 花序与花朵
    花茎直立,花朵直径仅4-5毫米(中国最小的兰花),呈紫红、粉红或白色,螺旋状排列如阶梯,唇瓣似白色地毯,花瓣如兔耳。
  3. 果实
    蒴果椭圆形,长约5毫米。

三、分布与习性

广泛分布于中国各省区,以及俄罗斯、日本、东南亚等地,多生于海拔10-3400米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河滩沼泽。花期夏季(7-8月),果期8-9月。

四、药用价值

全株可入药,具滋阴益气、凉血解毒功效,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慢性咽炎、痈肿疔疮等症。民间常以根茎配伍玉竹煎服,或捣烂外敷。

五、保护与文化意义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绶草因生境破坏面临威胁。其螺旋花序被赋予吉祥寓意,象征“通往天国的阶梯”,古代视为功勋的象征。

提示: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3、7、11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绶草

绶草是一个汉字词,拆分部首为纟和艹,总共有8个笔画。它的发音为shòu cǎo。

绶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绶原本是一种以丝线编织的用于系在官员服装或者礼服上的带子。草指的是植物。因为植物通常生长在地上,所以“绶草”也可以引申为地上的植物、草木。

绶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綬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绶草的古代写法为绶草(在笔画上有所区别)。

例句:绶草茂盛的园中,各种鲜花竞相开放。

相关的组词有绶草状、茂盛如绶草等。

近义词有植物、草木、花草等,反义词可以是土地、地表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