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秘密赐予。《魏书·恩倖传·王叡》:“ 叡 出入帷幄,太后密赐珍玩绘綵,人莫能知。”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北使到阙》:“又次日,遣近臣赐御筵。自到闕至朝辞,密赐大使银一千四百两,副使八百八十两。”
(2).指秘密赐予之物。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如诞皇子,则赐包子罢,又逐后命中使人齎密赐来,约颁诸宰相,餘臣不可得也。密赐者必金合,多至二三百两,中贮犀玉带或珍珠瑰宝。”
“密赐”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秘密赐予
指私下、不公开地进行赏赐的行为。例如古代帝王或权贵为笼络亲信,暗中给予珍宝、钱财等。《魏书》记载北魏太后曾“密赐珍玩绘彩”,《武林旧事》提到宋代接待外使时“密赐大使银一千四百两”,均属此类。
秘密赐予之物
特指被秘密赠予的具体物品。如宋代蔡絛《铁围山丛谈》记载,皇子诞生后皇帝会以金盒盛装犀玉带、珍珠等“密赐”重臣,此类物品仅限特定对象接收。
“密赐”带有隐秘性和权威性,通常体现赐予者的特殊意图,如政治拉拢、恩宠表达等。其具体形式因时代而异,可能包括金银、珍宝、特权等。
密赐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机密地赐予、赏赐,以表达特殊的尊敬或高度的赞誉。这是一种比较正式和尊敬的授予方式。
密赐的部首为示,总笔画数为12。
密赐一词源自于古代汉字,“导”代表授予或传递,整个词意为机密地授予赏赐。在繁体字中,密赐的写法为「密賜」。
在古代,汉字写法往往比现在复杂。密赐在古时的表现形式是「祕賜」,其中「祕」指的是机密,「賜」表示赐予。虽然与现代字体不同,但整体意义保持一致。
1. 上级机关密赐了他一个嘉奖状,以表彰他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
2. 国家主席密赐了他特殊勋章,以表彰他对国家的杰出贡献。
密切、密室、赐福、赐予、密友
近义词:赏赐、赏赐、授予、授勋
反义词:收回、取消、剥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