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裳的意思、断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裳的解释

截断裳衣。取其便于行事。典出《汉书·盖宽饶传》:“ 宽饶 初拜为司马,未出殿门,断其襌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有疾病者身自抚循问之,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褰帷断裳,危冠空履之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勤恤民隐,纠逖王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面与典故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释义

    指截断或撕裂下衣(裳)的行为。“裳”在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与“衣”(上装)相对。“断”即割裂、截断之意。该词直观描述了对下裳的破坏动作。

  2. 典故来源与引申义

    其文化内涵源于《后汉书·廉范传》记载的典故:东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时,废除禁火旧令,允许百姓夜间劳作。为避免火灾,他令民众储水备用,并亲自执短刀“断裳”灭火(原文:“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世引申中,廉范“断裳”象征亲力亲为、勤政利民的作风。此典亦衍生出“作风简朴、摒弃浮华”的抽象含义,如形容官员不重衣饰而重实务。

  3. 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属生僻词汇,多出现于历史文本解析或成语典故引用中,日常口语极少使用。需注意其与“断肠”(形容悲痛至极)的读音与语义区别。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断裳”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断裳”字面意为“截断裳衣”,指为便于行动而割裂长衣下摆。这一行为源于古代官员或贤士在特定情境下的务实之举。


二、典故来源

  1. 核心出处
    据《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汉代官员盖宽饶初任司马时,未出殿门便割断单层长衣(襌衣),使其短于地面,以便于深入军营巡查士兵生活状况、关心疾苦。此典故体现了他简朴务实、体恤下属的作风,因此“断裳”被引申为官吏清正廉明的象征。

  2. 其他文献引用
    南朝王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亦用“褰帷断裳”形容官吏勤政亲民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该词与廉洁奉公的关联。


三、延伸意义与使用场景

  1. 比喻义
    除原意外,“断裳”可象征果断采取行动以应对紧急情况,例如在危机中舍弃繁文缛节、迅速解决问题。

  2. 现代应用
    常用于描述以下情境:

    • 官员或领导者深入基层、务实工作;
    • 个人在紧急情况下不拘小节、高效行动。

四、注意事项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与屈原相关,但权威文献(如、3、4)均未提及此说法,建议以《汉书》典故为准。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汉代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挨赖傲尔白沙隄柏实人备善焙烧备说车马费宸纶赤罽冲辰胆大心麄盗禄悼屈雕体地砖翻腔高肥馆选孤臣瞽辞函购踝子骨胶折解帖举劾儁才吭哧牢鼎冷水烫猪莲根了不成料酒里程裂灭礼范篱陌丽土柳黛流星十八跌鹭门马关条约腼颜墨痕泮坼叛夫剖摘悄密岂止三吴是凡失忘守生衰绖霜群顺俗梭梭谈娘铜斗儿家活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