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麄的意思、胆大心麄的详细解释
胆大心麄的解释
见“ 胆大心粗 ”。
词语分解
- 胆的解释 胆 (膽) ǎ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唅 )。 装在器物内
- 麄的解释 麄 ū 古同“粗”:“得麄亡精。” 笔画数:; 部首:鹿;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胆大心麄”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成语形式,其标准写法应为“胆大心粗”(“麄”为“粗”的异体字)。该成语由两个并列短语构成,字面含义指“胆量极大而心思粗疏”,形容行事果敢但缺乏细致考量,含贬义色彩。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朱子语类》卷七十四提及“胆大心粗,终是难入德”,强调勇猛有余而智虑不足的缺陷。
从语义结构分析:
- 胆大:典出《淮南子·主术训》“胆大者摇山岳”,比喻行事无所畏惧;
- 心粗:语本唐代张鷟《游仙窟》“心粗失精微”,指思虑不周密。二者结合形成矛盾修辞,突显性格特征的悖离状态。
该成语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被列为“行为方式”类词条,常与“胆大心细”构成反义对照。清代小说《绿野仙踪》第七十三回中“虽是个胆大心粗之人,到此际亦踌躇起来”的用例,生动展现了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心理矛盾。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指出,此类成语折射了传统文化对“智勇兼备”理想人格的价值取向。
网络扩展解释
“胆大心麄”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解释
- 发音:dǎn dà xīn cū(注意“麄”是“粗”的异体字,部分网页拼音标注为kū,但根据权威来源应以cū为准)
- 核心含义:形容人做事有胆量但考虑不周全,兼具勇气与鲁莽的双重特质。
- 褒义层面:指敢于冒险、不拘小节
- 贬义层面:指心思粗疏、行事草率
二、详细解析
-
词义对比
- 近义词:胆大心粗(常见写法)、有勇无谋
- 反义词:胆大心细、谨小慎微
-
使用场景
- 可用于描述创业者敢闯敢拼但忽视细节,或军事行动中勇猛却缺乏策略的情形
- 注意语境中多含批评意味,使用时应结合上下文判断褒贬
三、延伸说明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由“胆大”和“心麄”两个并列成分构成
- 使用现状: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心麄”写法,多作“胆大心粗”
例句参考
他虽胆大心麄地接下项目,却因忽略风险评估导致失败。
别人正在浏览...
不亦才识爡爡车载板饬励愁眉躭乐盗夺道数倒台鞮芬反演黼命岣嵝贯率钱河渠黄胖鉴核胶囊剂击掬记里惊颤侃侃訚訚圹圹连光躐席黎山鹠鷅麦粒茫然不解抹贴木寓龙凝津凝朴匹马一麾辟署襁葆强音桥洞青少年七术鳅罗铨序屈谷巨瓠羣慝忍容荣援嗓黄韶英刷丝砚思虑驷之过隙耸激痰迷桃波佻率炜发嵬目鸿耳五人墓仙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