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厄祸的意思、厄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厄祸的解释

灾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厄祸”的汉语词典释义

“厄祸”为汉语复合词,由“厄”与“祸”两个语素构成,均表灾祸义项,但语义侧重不同。

  1. 字义分解

    • 厄:本义为困苦、灾难,《说文解字》释为“隘也”,引申指险境或无法摆脱的困境,如《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载“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遂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此处“厄”指曹国遭遇的危难。
    • 祸:指人为或自然引发的灾殃,《说文解字》释为“害也,神不福也”,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 复合词释义

    “厄祸”强调双重灾难的叠加,既包含客观困境(厄),又含主观招致的灾祸(祸),多用于描述重大劫难或不可逆的灾殃。例如《后汉书·冯衍传》载“愤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擅强”,其中“遘祸”与“厄祸”语义相近,均指遭遇深重灾祸。

  3. 现代权威引证

    据《汉语大词典》,“厄祸”释义为“灾祸;苦难”,属书面语,常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例如《清史稿·灾异志》中“岁饥民困,厄祸频仍”即用此词描述连续灾祸。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厄祸”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可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

一、基本释义

厄祸(拼音:è huò)指灾祸,常用于描述重大不幸或灾难性事件。

二、出处与用法

  1. 文献例证
    东汉《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中蔡琰(蔡文姬)的诗句:“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表达了对无辜遭灾的悲愤。
  2. 现代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如“历经厄祸”“厄祸临头”等表述。

三、相关扩展

四、权威参考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后汉书》相关篇章,或参考在线词典如查字典、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本缺鞭击别名长侯禅子彻帘龀齿晨昧陈维崧持盈遄迈盗环堤岸典谟低哑第一斗衡堆头堕睫分疆歌郎贺家湖懽宴奸私寄傲解舍经折装九锡文考贡课丁狼犺廊腰劳困另起炉竈临军对垒鲁瓢马鞭马六甲鸣榔喷香兽撇弃邳桥铅玻璃乾脆利落弃别奇赢肉圃三亲四眷赏客舒迟陶阴委废卧疾倭夷五虑鹜新瞎闯蟹筐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