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彻帘的意思、彻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彻帘的解释

封建时代,君主年幼,其祖母或母亲当政,称垂帘,归政则称彻帘。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涣 字 仲章 , 保塞 人, 天圣 中,以奉礼郎上书请彻帘还政。”《宋史·高宗纪一》:“ 元祐皇后 在 东京 ,是日彻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彻帘"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撤去垂帘,停止听政,特指古代太后或皇后结束临朝摄政,将权力归还皇帝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彻"

    本义为"撤除、撤去",《说文解字》释为"通也",引申为终结、解除。此处取"撤除"之意。

  2. "帘"

    指垂帘,古代太后临朝听政时,于御座前设帘遮蔽,以示男女之别,如《宋史·礼志》载:"太后垂帘,辅帝听政。"

合义:撤去垂帘,象征女性统治者结束代理朝政,权力回归皇帝。


二、历史背景与典源

"彻帘"源于宋代垂帘听政制度,是宫廷政治的典型仪式: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彻帘:封建时代,太后中止临朝称制,归政于皇帝,谓之"彻帘"。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7卷,第128页。

  2. 《古代汉语词典》

    撤去帘幕。特指太后停止垂帘听政。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第189页。


四、文化延伸

"彻帘"反映中国古代皇权与礼教制度的交织: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7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 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组. 《古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 [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O].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元]脱脱等. 《宋史·礼志》[M]. 中华书局,1985.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版,现代词典释义以出版社纸质或权威数据库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彻帘”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现代引申义来理解:

一、历史政治含义(主要释义) 指封建时代君主成年后,其祖母或母亲结束垂帘听政、归还政权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 垂帘阶段:君主年幼时,由女性摄政者(如太后)在帘后代理朝政。
  2. 彻帘标志:君主亲政后,撤去帘幕,摄政者正式归权。例如《宋史》记载宋高宗时期“彻帘”事件,体现政权交接。

二、现代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辞书(如)将其引申为“彻底透明、毫无隐瞒”的比喻义,强调事物或态度的公开性。但需注意,此用法较罕见,且与历史本义存在差异。

使用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办纳迸跳比重操刀必割出嫁攒心盒子蹴蹑大程大姜栋鄂部独步当时废居风清月朗封祀分绝富贵骄人负阙弗庭膈臆功化瓜緜故旧不弃邯淡毫不讳言红珠后生子黄素诏郊戍解放思想惧惮遽容宽仁凉床淩蔑麦秆虫昧地瞒天难心年该月值培训中心片晌强果牵留清裕七属羣岛柔毫褥柔能制刚润屋润身彡姐深衔豕豞叔季撕搏伺瑕导隙踏道通盘晼晚万载千秋缿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