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的意思、马六甲的详细解释
马六甲的解释
马来西亚古城。人口465万(1982年),华人占75%。曾为王国都城和东南亚国际贸易中心。现为马来西亚重要海港。输出以橡胶、椰干、水产为主。市内有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三保井、三保庙、三保山等古迹。
词语分解
- 马的解释 马 (馬) ǎ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大:马蜂。马勺。 姓。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 六甲的解释 ∶古时用天干地支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以;甲;起头的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组称为六甲;古时一种五行方术,用以推算人的命运 ∶古代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道家的一种,术数胸藏六甲详细解释
专业解析
马六甲(Mǎliùjiǎ)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专有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一、地理名称
- 行政区划:指马来西亚西部的马六甲州及其首府马六甲市。该地区因历史悠久的马六甲王朝(1402—1511年)闻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地。
- 海峡名称:特指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080公里,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承载约40%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
二、植物学名称
在汉语古籍中,“马六甲”亦指代一种热带乔木,学名为海南蒲桃(Syzygium grande)。其木材坚硬,可用于造船或建筑,果实可食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其分布于华南及东南亚地区。
三、历史文化符号
马六甲因多元文化交融(马来、中华、葡萄牙、荷兰文化)被赋予特殊文化内涵。例如,明代《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船队曾在此设立“官厂”,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
参考资料
-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地理卷(链接)
- 国家地理中文网(链接)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链接)
- 《瀛涯胜览》数字化文献(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马六甲”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地理名称(马来西亚州及首府)
- 州级行政区
马六甲(Malacca/Melaka)是马来西亚十三个联邦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面积约1720平方千米,2025年人口约92.22万。
- 首府城市
马六甲市是该州首府,历史上曾是马六甲王国都城,郑和下西洋时六次在此停靠。现为重要海港,经济以橡胶、椰干、水产品出口为主,市内保留三保井、三保庙等与郑和相关的古迹。
- 人口与文化
华人占城市总人口的75%(1982年数据),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二、马六甲海峡
- 地理位置与重要性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是国际航运咽喉要道,承担全球约40%的贸易运输,尤其对石油和战略物资运输至关重要。
- 管辖与命名
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因历史上的马六甲港口得名。
三、其他含义
- 植物与板材
马六甲树(学名:Vitex pinnata)原产东南亚,其木材轻软,可用于制作胶合板,中国南方有引种栽培。
- 非主流解释
个别非权威资料提出与地震相关的引申义,但缺乏广泛认可(需谨慎参考)。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旅游或经济相关内容,可参考权威百科或政府官网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媕陋阿谀曲从不通水火驰名天下待女大庆市等会儿断炊滚运秏乱横琴悔志湔浣兼涂间作郊鄽枷责衿灵禁瘮忌胜镌戒军麾拘讯狂涛巨浪朗朗乾坤陵虐磷磨刘熙载马赫蛮藤煤黑子冥钱纳禄尿鳖尿道炎弄法舞文跑警报配宫破家丧产迁累亲贤远佞祇苑衢市驱涛日车烧头炉香沙蚤生孝恕不奉陪水调书理摅写糖衣炮弹腾榜外仆亹焕诿托香麝销神流志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