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夺的意思、遏夺的详细解释
遏夺的解释
(1).拦路抢劫。《吕氏春秋·安死》:“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智巧穷屈,无以为之,於是乎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藪,扑击遏夺。”《韩诗外传》卷五:“於是兵作而火起,暴露居外,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离圣王光烈之日久远。”
(2).强行剥夺。《淮南子·缪称训》:“故至道之人不可遏夺也。” 高诱 注:“言至道之人其心先定,不可临以利,夺其志也。”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一现女身,纵天地予以奇才,无復有发愤展布之日,仅为一家一姓育子女、主中馈而已,非徒抑塞人才,遏夺人权,亦暴殄天地之精英甚矣。”
词语分解
- 遏的解释 遏 è 阻止:遏止。遏制。遏抑。怒不可遏。 古同“害”:“无遏尔躬”。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夺的解释 夺 (奪) ó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僴 )词夺理。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刵 )。 冲开:夺门而出。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晃动:光彩
网络扩展解释
“遏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拦路抢劫:指通过武力或威胁手段在途中实施抢劫行为。例如《吕氏春秋·安死》提到“聚群多之徒……扑击遏夺”,描述了因懒惰而集结众人进行劫掠的现象。
- 强行剥夺:表示用强制手段夺取他人的权利或财物。《淮南子·缪称训》中“至道之人不可遏夺也”,强调不可用利益剥夺坚守道义者的志向。
2.文献用例
- 古代典籍中,“遏夺”多用于批判社会暴力或不公。如《韩诗外传》描述战乱时民众“侵渔遏夺”,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批评封建社会对女性权益的“遏夺”。
- 现代语境下,该词较少使用,多出现于学术或历史文本中。
3.近义词与用法提示
- 近义词:劫掠、强占、侵夺。
- 注意:该词属于书面语,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抢劫”“剥夺”等替代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语辞海》或《吕氏春秋》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遏夺》是一个中文词语,它的意思是阻止或限制某些事物的获取或发展。下面是对这个词的详细分析:
- 拆分部首和笔画:《遏夺》的部首是辶(辵),它的笔画数目共有10画。
- 来源:《遏夺》这个词是由「遏」和「夺」两个字合成而成的。其中「遏」表示阻止或限制,「夺」表示抢夺或夺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阻止或限制某些事物的获取或发展的意思。
- 繁体:《遏夺》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遏奪」。
-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遏夺》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似,并没有明显变化。
- 例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夺对手的进攻。这个例句中,「遏夺」用来描述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阻止或限制对手的进攻。
- 组词:与《遏夺》相关的词语包括「遏制」「剥夺」「限制」「阻止」等。
- 近义词:与《遏夺》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禁止」「抑制」「阻碍」等。
- 反义词:与《遏夺》意思相反的词语有「促进」「推动」「鼓励」等。
希望以上的信息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边腹碧虚不谋而同鸧鸧参连春秧调口涤卡定张车枓栱对内翻骂法体朏朏分子式刚刚干净利索皋朔工价蒿忧混合语积劳成疾精钢军鼓苛难宽纵苦船揽捞辽乱岭蜑离乡调远卖剑孖仔门朝弥里溟涨铭旐逆谏凝虑旁孼片长末技牝牡骊黄千卫切偲青蛇拳挚趋数柔嫕山狖时教士姓爽理谭嗣同投拜投险炜然无为法无渝陷溺铦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