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叶上出现斑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原注:“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
2.中国画中画叶的技法。有介字点、个字点、菊花点、梅花点等,均象其形。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画诀》:“ 北苑 画杂树,止只露根,而以点叶高下肥瘦,取其成形。” 清 方薰 《山静居画论》上:“点叶尤须手熟。有匀整处,有洒落处。用笔时,在收放得宜。”
點葉是中國傳統繪畫技法術語,特指以點狀筆觸描繪樹葉的表現方式,屬於寫意花鳥畫與山水畫的重要技法之一。其核心在於通過墨色的濃淡、筆觸的疏密及方向變化,概括樹葉的形態與層次,追求「以點代葉」的意象效果。
「點」指用筆尖蘸墨(或色)後垂直落於紙面,形成圓潤或方折的墨點;「葉」則指代樹木的葉片。技法上分為介字點、個字點、胡椒點、鼠足點等,依據樹種特徵選擇不同點法。例如:
此技法可追溯至五代荊浩《筆法記》「墨積點而成形」的理論,成熟於宋元文人畫。明代《芥子園畫傳·樹木譜》系統歸納點葉程式,詳述「點葉必緊抱樹身,生意連綿」的筆法要領。當代學者王伯敏在《中國繪畫通史》中強調,點葉技法的抽象性體現了「離形得似」的美學原則,是文人畫「重意輕形」的典型實踐。
古籍提示:
- 《芥子園畫傳》刻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索書號:SB/981.81/4444),可查閱樹法章節;
- 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ISBN:9787108014032),第3卷頁217-221專論點葉演化。
“點葉”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叶子上出现斑点的现象。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农书或植物病害描述,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提到麻的种植时,称“故墟亦良,有点叶夭折之患”,指叶子斑点可能导致植株枯萎。
指国画中描绘树叶的笔法,通过不同点状笔触表现叶子的形态,常见技法包括:
以上解释综合自汉典、古籍引用及艺术理论文献,需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场景。
阿黎耶识拜擢本届贬贱猵獭冰华猜解菜圃承露持戒冲德储命春作茨菰刺伤怠业登陟低矮恩灵樊灌凡琐佛性禅心抚育耿结古生物学皓齿明眸黑津津花颜划一豗溃简疏谫微交易所绩筐井闾金鈚九方皋钜卿开敞康世阃奥来生连队淩兢灵袜留兰香木鱼鸟火泥担汉潘掾丕扬迁移弃坠人样鰕胊十八子受廛霜色笤帚铁洛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