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名。即珠玑。《剪灯馀话·连理树记》:“响如苍玉触鸣璣,蹁躚锦袖红地衣,迴风激雪当世稀。”
“鸣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鸣玑(拼音:míng jī)指“玉名”,即珠玑的一种。这里的“玑”本义为不圆的珠子(如珠玑),或古代测天文的仪器(如璇玑);“鸣”则可能形容珠玉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剪灯馀话·连理树记》中“响如苍玉触鸣璣”的描述。
该词多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例如:
“响如苍玉触鸣璣,蹁躚锦袖红地衣,迴风激雪当世稀。”
(出自《剪灯馀话·连理树记》,形容声音与视觉的华美结合)
如需进一步了解“玑”的详细字义或历史演变,可参考中的解析。
《鸣玑》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有声音的玉器”。这个词的意义可以引申为指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玉石。在古代,人们常将鸣玑用于礼仪活动或庙宇之中,据说它可以传递神圣的信息。
《鸣玑》的拆分部首是“王”,表示与玉石相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9。
《鸣玑》一词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厉与鸣玑同室而不为腹心。”这句话意为两个人共同居住,但并不是真正的腹心朋友。后来,这个词被用来形容跟其他人关系亲密,但并不完全信任的状态。
《鸣玑》的繁体字是「鳴玑」。
在古时候,鸣玑的写法稍有不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鸣玑的写法为「鳴鈒」。
1. 他心中的鸣玑告诉他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2. 这块鸣玑曾被传说为帝王之物。
1. 鸣玑之音
2. 鸣玑声响
3. 鸣玑之谜
1. 鸣玉
2. 音玉
3. 音石
沉默的玉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