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埃特纳火山的意思、埃特纳火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埃特纳火山的解释

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埃特纳火山(Etna)是欧洲大陆现存最活跃的复合型活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其名称源自古希腊语"Aitnē",意为"我燃烧"。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地理名词的释义标准,可作如下解释:

一、地质特征 火山主体海拔3326米,基座周长约150公里,由玄武岩与安山岩构成层状锥体。拥有4个主火山口及数百个侧裂喷发口,岩浆房深度约5-10公里。其喷发类型包含斯特龙布利式、夏威夷式等多种形式。

二、历史活动 文献记载的最早喷发可追溯至公元前425年,近20年保持年均5-10次喷发频率。2021年2月的喷发曾形成600米高熔岩喷泉,火山灰影响半径达10公里。

三、文化意义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古希腊神话中视为火神赫菲斯托斯锻造场。但丁《神曲》与品达罗斯诗歌均有相关记载,西西里岛传统祭典"埃特纳之火"延续千年。

四、科研价值 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INGV)设有永久观测站,通过卫星干涉测量技术监测地表形变。其喷发数据对研究板块运动与地幔柱活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世界地理大辞典》网络版;意大利国家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2024年度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网)

网络扩展解释

埃特纳火山(Et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活火山,其名称含义与地质特征、历史活动及文化意义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1. 名称来源与含义

    • 希腊语“Atine”意为“我燃烧了”,直接体现其活跃的火山特性。腓尼基语中则被解释为“火炉”或“烟囱”,西西里方言称其为“Mongibello”,意为“平息火焰的人”。这些名称均与其频繁喷发的自然属性相关。
  2. 地理位置与地质特征

    •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南距卡塔尼亚市29公里,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产物。火山高度约3323-3403米(因喷发活动变化),基座周长约150公里,总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其下部为盾形火山,上部由火山渣锥构成,周围分布200多个小型火山锥。
  3. 喷发历史与活动性

    • 有史记载的喷发可追溯至公元前475年,累计喷发超200次,是喷发次数最多的活火山之一。1669年的喷发最为猛烈,持续4个月,熔岩覆盖卡塔尼亚市,致2万人丧生。近年仍频繁活动,如2025年2月喷发时熔岩柱高达1800米,形成熔岩与积雪碰撞的奇观。
  4. 自然景观与旅游价值

    • 火山口直径约500米,山顶积雪与黑色火山灰形成鲜明对比,喷气孔释放硫磺气体,地表温度较高。当地开发了缆车和探险路线,游客可近距离观察火山活动,但需遵循安全指引。
  5. 文化意义

    • 古希腊神话中,埃特纳火山下镇压着怪兽提丰,象征自然力量的冲突。元代文献中已有中国人记录其喷发,显示其历史影响力。

埃特纳火山不仅是地质活动的典型代表,更融合了自然奇观、历史灾难与人文传说,成为科学研究和旅游探险的重要目的地。其名称与特性深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别人正在浏览...

哀文八风倍里尼茀矢不唯超负荷传道受业触目如故麤易砥廉峻隅洞霄祠亸免粉白黛緑傅抱石革鞜攻心战沽美酒虎观豁嘴荐进艰难竭蹶家粟癞子列舍厘豪灵钱露寝魔侯罗能见度逆芽盘游弸彋匹鸟品柱浅瞀巧言利口乞儿暴富骑奴琼都饶假肉騣软舁睿谟上樽绳尺史德势籍誓剑实望实战四望车蓑蓑梯道退傅挥金我家雾文仙经小书喜冲冲谢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