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剽的意思、耳剽的详细解释
耳剽的解释
[hearing information] 指耳闻所得
亦且耳剽日久。——《汉书》
而敬亭耳剽口熟。——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详细解释
谓仅凭耳闻所得,犹如窃取。《汉书·朱博传》:“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颜师古 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纵观。”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今人有蓄书画者,往往耳剽不识真,所藏未必善。” 严复 《救亡决论》:“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餘,於其实际,从未讨论。”
词语分解
- 耳的解释 耳 ě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
- 剽的解释 剽 ā 抢劫,掠夺:剽掠。剽窃。剽袭。剽贼。 轻捷:剽悍。剽轻。剽疾。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耳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ěr piāo,其含义主要通过以下几个角度解释:
-
基本释义
指仅凭耳闻所得的知识或信息,类似于“道听途说”,带有未经深入理解、仅从表面获取的意味。部分文献将其类比为“窃取”(因“剽”有劫取、抄袭之意)。
-
文献用例
- 《汉书·朱博传》中提到:“廷尉本起于武吏……亦独耳剽日久。” 颜师古注释为“剽,劫也,犹言行听也”,即长期通过听闻获取信息。
- 清代黄宗羲《柳敬亭传》中“而敬亭耳剽口熟”一句,形容柳敬亭通过频繁听闻和口述积累知识。
-
延伸解读
该词隐含对“浅层学习”的批判,强调仅依赖听闻可能导致知识不扎实。例如唐代刘禹锡《楚望赋》中“非耳剽以臆说”,即反对仅凭耳闻和主观臆断。
该词多用于古文,现代语境中可类比“碎片化学习”,需注意结合实践深化认知。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耳剽: 这个词是指音乐声音尖锐而刺耳,给人不悦耳的感觉。下面是有关耳剽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耳(部首:耳,总笔画数:6)、剽(部首:刀,总笔画数:8)。
来源:耳剽这个词源于古人对音乐的表达,形容音乐声如刀割人的耳朵,不悦耳。
繁体:耳僂(注意:僂是联合简体字,即“剽”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时候,耳剽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他一声高-pitch的尖叫,让我感到非常耳剽。
组词:耳痛、剽悍、耳膜。
近义词: 刺耳、尖锐、尖刺等。
反义词:悦耳、动听、美妙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