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逃恶的意思、逃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逃恶的解释

犹言掩盖罪过。《商君书·禁使》:“今夫騶虞,以相监,不可;事合而利同者也。若使马焉能言,则騶虞无所逃其恶矣,利异也。” 俞樾 《诸子平议·商子》:“ 商君 之意,盖以騶虞两职事合利同,不可使之相监,恐其互相容隐也。故必马能言,始无所逃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逃恶”的汉语词典释义

“逃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为逃避罪责或过错。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释义:

  1. 基本释义

    “逃恶”指通过逃避、隐匿等方式躲避对自身罪责或过错的追究。其中:

    • “逃”:躲避、逃离(《汉语大词典》);
    • “恶”:罪过、不良行为(《辞源》)。

      该词强调行为人对责任的消极回避,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道德或法律责任的描述。

  2. 词源与用例

    该词可追溯至古代典籍。例如:

    《唐律疏议·名例》载:“若逃恶匿罪,许人纠告。”

    此处“逃恶”指隐匿罪行以逃避刑罚,体现其法律语境下的贬义色彩。

  3. 语义延伸

    在伦理层面,“逃恶”隐含对道德自律的缺失,如清代《日知录》批判“文过饰非,逃恶自全”,谴责以虚伪手段推卸责任的行为。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1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唐律疏议》,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4. 《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注:因古籍类工具书无直接在线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版本,确保学术引用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逃恶”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出处。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分析:

一、基本含义

  1. 躲避邪恶
    该含义强调主动远离不良行为或环境。核心由“逃”(躲避)和“恶”(邪恶)组成,表达对正义与善良的追求。
    例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以自身经历诠释了“逃恶”的重要性,即避免被恶势力影响。

  2. 掩盖罪过
    部分文献(如《商君书》)中,“逃恶”指通过权力或手段隐藏罪行。例如《禁使》篇提到,若监督机制失效,官员可能“无所逃其恶”,即无法掩盖过错。

二、用法差异

三、相关辨析

提示:若需具体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参考《商君书·禁使》或《史记·太史公自序》的完整文本。

别人正在浏览...

阿磕绰暗写阿月浑子白杨抱打不平崩溜不合时宜擦洗察今知古超幽电热帝师度关繻鹅口疮烦法房植凤环伏而咶天浮躁庚辰怪变禾杆景胜近岁挤塞居第军行克协连洏炼性例监灵芝离情别绪龙眉豹颈龙牵漏卮难满洛伯缕言庙市模胡魔掌乃我困汝权家桑枌赏酌山脑坢十八学士霜翼水患书名号俗家梭鱼庭园剔团圆乌膏香糟嚣纷小镇歇斯特里吸溜疎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