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飘泊。行止不定。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序》:“ 汝 潁 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周书·萧詧传》:“矧吾人之固陋,迥飘薄於流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皇甫冉》:“往以世道艰虞,遂心 江 外,故多飘薄之叹。”
(2).随风消散。 宋 柳永 《女冠子》词:“淡烟飘薄,鶯花谢,清和院落。”
“飘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漂泊不定,行止无定
指生活或行踪不稳定,常与流离失所相关。例如南朝谢灵运在《应瑒序》中提到“汝潁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形容因世事动荡而产生漂泊的感慨。
随风消散
描述事物如烟雾、花瓣等随风飘散消逝的状态。宋代柳永《女冠子》中“淡烟飘薄,鶯花谢,清和院落”,即用此意刻画暮春时节的景象。
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或辞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以获取更严谨的释义。
《飘薄》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事物或个体轻飘、不牢固,容易消散或变化。
《飘薄》的部首是风并含有草的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12,其中风部为3画,草部为9画。
《飘薄》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是古代汉字词汇的一种表达。它以生动而形象的方式描述事物或个体的飘忽不定,薄弱或不稳定的特点。
在繁体字中,《飘薄》分别为「飄薄」。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飘薄》的字形和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1. 这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一直很不稳定,一丁点风吹草动就会使金融市场变得飘薄。
2. 她的情绪像风一样飘薄,时而高兴,时而沮丧。
3. 这篇文章的观点很飘薄,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和论证。
1. 飘忽不定
2. 薄弱无力
3. 飘飘然
4. 草木飘零
1. 浮躁
2. 无常
3. 不牢靠
1. 牢固
2. 坚定
3. 稳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