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扁舟的意思、扁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扁舟的解释

[small boat;skiff]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详细解释

小船。《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既雪 会稽 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 唐 王昌龄 《卢溪主人》诗:“ 武陵 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 刘大白 《秋之泪·西湖秋泛(二)》诗:“叶叶扁舟叶叶篷,掩映著一叶叶的斜阳,摇曳著一叶叶的西风。”

编列众舟为一舟。犹方舟、维舟。 汉 徐干 《中论·修本》:“乘扁舟而济者,其身也安;粹大道而动者,其业也美。”参阅 清 俞樾 《曲园杂纂·读<中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扁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小而轻便的船,通常带有孤寂、漂泊、隐逸或闲适的文化意蕴。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字义与基本释义:

    • 扁: 本义指物体平而薄,引申为小的意思。在这里形容船的体积小、吃水浅。
    • 舟: 泛指船。
    • 因此,“扁舟”字面意思就是小船。它区别于大型的楼船、战船或商船,强调其轻便、简易的特点。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扁舟”的释义即为“小船”。
  2. 文化内涵与文学意象:

    • 漂泊与羁旅: 扁舟常象征人在旅途的孤独、渺小和无依无靠之感。如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达了失意后欲乘小舟漂泊江湖的愿望。
    • 隐逸与超脱: 扁舟也常与隐士、归隐江湖的生活相联系,代表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隐逸情怀。如宋代苏轼《前赤壁赋》中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描绘了与友人泛舟江上、超然物外的情景。
    • 闲适与淡泊: 有时也用于描绘悠闲自得的渔家生活或轻松惬意的游赏。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虽未直接写“扁舟”,但描绘的正是渔父驾扁舟于烟雨中的闲适画面。
    • 渺小与自然: 在浩瀚的江河湖海中,一叶扁舟更显其渺小,常用来衬托自然的壮阔或人在天地间的微茫感。成语“一叶扁舟”即生动体现了这种意象。
  3. 常用搭配:

    • 一叶扁舟: 这是最常见的搭配,“叶”字极其形象地描绘出小船轻盈、单薄的特点,强化了漂泊、渺小的意境。
    • 驾/乘/弄扁舟: 表示驾驶或乘坐小船。
    • 扁舟一叶: 同“一叶扁舟”。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扁舟”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基本释义、详细解析及文学意象三个方面综合阐述:

一、基本释义

  1. 拼音与含义
    读音为piān zhōu(部分资料误注为“biǎn zhōu”),原指小船,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范蠡“乘扁舟浮於江湖”即用此意。
    另一层含义为编列众舟为一舟,属于古代造船方式的引申,但现代较少使用。

二、详细解析

  1. 字源与演变
    “舟”在先秦文献中已出现,汉以后逐渐被“船”替代。现代汉语中,“舟”多用于复合词或成语(如“一叶扁舟”“顺水推舟”),而“船”更常用作单字。
  2. 文学中的象征
    扁舟在诗歌中常象征漂泊、归隐或人生旅途。例如:
    • 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表达超脱尘世;
    • 王昌龄《卢溪主人》:“武陵溪口驻扁舟”暗含隐逸情怀。

三、常见用法与例句

  1. 古籍用例
    《史记》记载范蠡功成身退后“乘扁舟浮江湖”;李白诗句“扁舟寻钓翁”展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现代造句
    “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比喻知识载体的小巧与深远。

“扁舟”以小船为核心含义,承载着汉语中对简朴、漂泊、精神自由的多元表达。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苏轼文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板肋半脱产鞭板便习镳辔不学面墙塍埒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寸裂粗疏倒口盗寇顶指东内耑管对仗服软高扳拱押公坐贵妾宏纵后次黄草布华泰狐妖角觝社骄汰荆高惊鸾经履戟手酒中趣狂进兰戺利力龙蕊簪漏天倮葬民壮磨菇破义七断八续且食蛤蜊青狐清悫启沃丧气鬼僧门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山县升号拾物水溜输勤外部联系五水蛮夏虫语冰宪职效益工资